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杨文卿:在反诈路上追求极致的“细节控”

2024-01-17     东方网

原标题: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杨文卿:在反诈路上追求极致的“细节控”

东方网通讯员马晓杰、记者薛宁薇1月17日报道:VIP投资理财群、冒充“公检法”、情感杀猪盘……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呈“裂变式”发展,手法和操作效率不断变异。与此同时,针对性的监测打击和全社会防诈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不少与诈骗分子电话的市民都有被民警提前上门预警的经历。

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九队队长、反诈中心副主任杨文卿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佼佼者。面对媒体的镜头,不善言辞的杨文卿显得安静内敛,可一回到熟悉的反诈工作中,他马上变成了另一个人,他善于在百无头绪的案件中抽丝剥茧,从细节上寻找突破口,是一个追求极致的“细节控”。

杨文卿当选2023全国”最美基层民警“

浦东分局反诈中心研判分析大队青年民警陆学渊至今记得汇报自己在侦的一起案件进展时,被杨文卿“十万个为什么”问倒的情形。

“涉案人员到过的饭店名称叫什么?几个人参加?有没有付钱,用什么方式付钱的,移动支付、现金还是团购券?”杨文卿没有放过这个细节,发出一连串“灵魂拷问”,直接把他给问懵了。起初小陆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但在继续深挖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果然,通过饭店这条线,一下子查出5名涉案人员身份,为破案奠定了基础。

杨文卿在对抓捕行动进行部署

青年民警张临元有次和杨文卿出差追踪一个诈骗团伙,线索跟到外地一处别墅区时断了。没想到,杨文卿竟然蹲在小区门口,吸了半天汽车尾气,盯着进进出出的车辆发呆出神。他从嫌疑人南方老家入手,专门盯着当地车牌,顺着车牌这条线索找到了该团伙的落脚点,将其一网打尽。

“杨文卿心细如发,甚至把细节‘控’到了境外。”分局反诈中心主任傅炯杰说。十余年前,上海警方首次尝试跨国侦办电诈案件。杨文卿被点名抽调赴境外办案。盛夏季节,当地酷热难耐,蚊虫鼠蚁众多,既要面对当地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又要随时应对瞬息万变的形势,还要留意无处不在的人身威胁。

苦熬一个月后,当杨文卿他们冲进诈骗窝点时,那里却是人去楼空。他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对这幢三层小楼展开地毯式搜查,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垃圾桶里发现了一些还未来得及销毁的纸张碎片。于是,杨文卿蹲在地上,细心地把碎纸片全部摊开,一点儿一点儿拼,最终拼出3张小纸条。杨文卿起身时,不仅衣服湿透,就连眼镜片上也满是汗水。

每张纸条上都有一个受害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而这些涉案流转单,成为扩案寻人的突破口。最终,专案组成功抓获20余名犯罪嫌疑人。此案也为探索跨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警务合作迈出了一大步。

杨文卿在浦东某快递流转中心开展一“蟹券”诈骗案调查工作

在别人看来,杨文卿才思过人,能同时记下上百条线索、几十起案件进展,对每起案件的细节更是如数家珍,有着“最强大脑”。不过,杨文卿自己却有另一番看法。“我不是神,‘最强大脑’是不存在的。”杨文卿告诉记者,重要的不是把所有细节都记下,而是要有对案件全局的把握,因此记住的都对破案最关键的核心信息。

在积年累月的一线反诈工作中,杨文卿不断总结经验,提出“全链条打击”的新理念、独创一体运作闭环的新方法,他首创的“技战法”得到公安部肯定,并在全国总结推广推动新机制。与此同时,杨文卿也见证了浦东新区反诈“成长史”上的每个“第一次”——全市首个反诈专业探组、全市首支反诈专业大队、全市首个反诈打击专班、全市首家分局反诈中心。

杨文卿在浦东孙桥地区一社区文化中心开展防范宣传

三年多来,杨文卿带领下的这支队伍侦破电诈案件3000余起,止损2亿余元。2023年,浦东新区非接触诈骗案件发案数、案损金额分别下降25.3%、35.1%,破案数、抓获嫌疑人数分别上升23.8%、59.2%。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5fd1c16d9c870929b0add851111ec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