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进行?还是被美国发现了?中国发射未知数量卫星,结果美国太空部队紧急锁定,并且将“未知数量的卫星”全部罗列出来,一切都是了如指掌,什么情况?中国发射卫星,美国如此在意吗?
的确,外媒又在“炒作”该事情了,并且说明了该事情之后的重大布局,其实这个事情真的是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说不算是也不算是,只是美国的锁定,对卫星数量说明,真的是有点过分了。
因为我国就没有直接公布数量,很多猜测说只有1颗卫星,而实际性并不止1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就详细看下。
的确,在这一次发射任务之下,我国也只是进行了简单描述。
根据航天消息指出:
11.23时段,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及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所以,单独看这个说明的话,的确是看不出来什么结论,就知道是有卫星发射,但这一次任务的火箭的确是关键,对我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款火箭,它的实力还是很强,那到底该火箭有多强?
这一轮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一款常温液体两级运载火箭,并且是具有年代性的火箭,自从1992年使用以来,我国已经利用它成功发射了84次。
同时,该火箭在我国升级改造之后,已经具备发射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能力,对应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
而除了这个实力之外,关键点还是在远征三号上面级的问题,这是有点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主要能力分为以下三个点,也是公开说明过:
第一、自主轨道机动能力,在轨飞行时间可达约48小时,具备多次以上的点火机动能力
第二、可根据与火箭分离时的轨道状态自主规划最优飞行路径,执行中低轨道的多星异轨部署及星座组网补网部署。
第三、可适应与多款运载火箭配合使用,可提高我国在快速灵活进入空间、空间转移和空间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这完全是打造一款“不同轨道输入,不同卫星数量”输入的火箭。
而且在这一次发射过程之中,我国的确首次采用了联合飞行,实现了不同卫星轨道入轨,多次点火可控变化的情况,所以,能够完成发射未知数量卫星,火箭是关键,也凸显了该火箭的实力。
其实对于本次任务来说,并不算是什么秘密进行,如果真的秘密进行,那根本就不会公布出来。
而且对于今年来说,也发射过了,不是首次进行,只是任务上存在一定的变故。
在今年7月的时候,我国宣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进入太空之中,结果后面外媒指出,是2颗卫星进入了轨道,所以,这一次我国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卫星数量,这让很多人都想看看有多少颗,具体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明确。但在发射前,就有不少关于说1颗卫星的消息。
结果呢?在大家的热议之下,美国太空部队紧急锁定,实施了进行对中国卫星发射的跟踪。美国太空军太空领域感知小组的太空物体跟踪数据显示,揭示了与发射相关且已在轨道上编录的物体数量——这一次中国发射的卫星并非是1颗,也不是前面的2颗,而是3颗卫星,并且进行了编码。
所以,对中国卫星发射数量的确又是了如指掌了。
但这也没有什么,就是普通卫星,中国也说了是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所以,大家不要惊讶。
这里的确也不知道为何如此在意中国发射了几颗卫星。
但是从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的名称来讲,可能是在意中国在什么轨道上布局,因为这与中国版“星链”是存在关系的。
按照中国的航天计划来讲,我国是已经公开宣布了要进行1.3万颗卫星的布局,并且执行代码为“GW”。从下面这一张图大家可以看下。
其实中国的星链卫星系统布局的策略有点不一样,是在不同的轨道区间实施的卫星布局,这说明了我国各个轨道的测试都是需要进行的。
而且从这次披露的情况来看,我国实现了多次点火,进行卫星的布控,那必然是多颗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同步进行的,所以,这样的技术策略还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也期待早点布局,因为美国星链布局在全球范围之中,是无法对比的,美国最初预计是发射1.2万颗卫星,结果后面计划提升到了4.2万颗卫星,从星链的发射情况来看,也是发射了上千颗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太空资源的紧缺也就出现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期待中国的“可重复”火箭早点完成研究,并且利用起来,这有利于推动我国1.3万颗卫星的发射。
就如:朱雀三号,双曲线二号(代号SQX-2Y)等火箭,都在相关性的测试了,所以,测试不重要,重要是可以用起来,早点进行资源的占有,如果速度太慢了,更好的资源也将变得没有了。
而且,未来这样的太空资源竞争肯定会更大,很多国家都希望布局,所以,加油,努力吧,毕竟这是我国整个网络系统最关键的一步。
同时,外媒看到中国版星链的建设,也是高度关注,公开指出——通信巨型星座不仅可以在国内提供电信和互联网覆盖。
而且有可能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其他系统的商业竞争对手。
并且除其他外,还可以提供军事等通信,这就是大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