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2019-12-15   长江号外

2019年12月13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草木含悲、山河垂泪的日子里,举国上下将以各种形式缅怀82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共同追忆那一段困难深重的历史,传递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并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表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据新华社12月13日报道,当天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致哀,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南京多个遇难者丛葬地也将同步举行悼念活动。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


上午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8000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解放军仪仗大队18名礼兵齐步行进至公祭台两侧伫立,共同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伴随高亢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后下半旗,悼念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公祭现场和南京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毕,在军乐团演奏的《国家公祭献曲》的旋律中,礼兵将8个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国家公祭,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现实的审视,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人民网评指出:铭记历史,也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近代中国走过了一段苦难辉煌的历史,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展现出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大的历史脉络和深层次的内在逻辑把握当下发展取得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斗志和英雄气概一脉相承。正是依靠亿万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告别了落后挨打的历史,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如今,我们应该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勿忘国耻,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