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时他是师长,后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55年授衔超过老领导

2024-01-13   张桃子

原标题:辽沈战役时他是师长,后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55年授衔超过老领导

1950年10月19日晚,在彭德怀的率领下,第一批志愿军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

这是解放军自从成立后第一次出国作战,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我国所出战的第一批志愿军,也都是解放军中的王牌部队。

作为先头部队,志愿军第40军的军长温玉成受到了彭德怀的单独接见。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军人,温玉成深知首战胜负对战争全局的重要性,因而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打好出国第一仗。

1950年10月24日,温玉成率领40军抵达预定战斗位置,次日早上,敌人进入了40军的伏击圈。

从早上9点到下午15点30分,战斗结束,此战我军歼灭了敌军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中队,毙俘敌485人,其中还有一名美军顾问,除此之外,我军还缴获了各种枪163支,火炮12门,汽车38辆。

当天夜里,40军118师又与120师协作,一举攻克了温井,取得大胜。

40军首战的胜利,让彭德怀非常高兴,消息传到中南海后,毛主席也很激动。

就这样,40军创造了一个历史,即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而作为军长的温玉成,也从此被载入史册,千古留名。

那个时候,也许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这位赫赫有名的温玉成军长,就在两年前,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师长。

温玉成到底有着怎样传奇的军事生涯呢?

这些人中,最有名的当属开国上将肖华,其中,陈奇涵上将,也是兴国人,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温玉成很早就接触了革命思想,14岁时,他加入了共青团,走上了革命道路,一年后,红军扩红,温玉成当即参军,决定彻底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中央苏区时,温玉成先后参加了第一到第五次的“反围剿”战斗,他历任独立团党总支书记,团政委等职。

1934年10月,温玉成以红八军团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的身份参加长征,可惜的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瞎指挥,湘江战役后红八军团损失惨重,最终被撤销了番号,随后,温玉成被安排到军委干部团上干队政治科工作。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温玉成的军事生涯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

1936年12月,党中央决定打通与苏联的通道,因而组建了西路军,执行“宁夏计划”,此时,温玉成担任的是红五军骑兵团政委,而红五军,正是西路军中的一支部队。

西路军出征后,战士们英勇杀敌,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再加上我军没有创建根据地,没有后勤补给等原因,最终西路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

高台一战,红五军几乎全军覆没,温玉成也成为了敌人的俘虏。

这个时候的温玉成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满是沮丧,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此时,温玉成已经知道党中央在延安立足的消息,逃出生天的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找到党,一定要到延安。

凭借着这份坚毅的意志,温玉成靠乞讨,最终回到了部队。

能够存活的西路军,都是英雄,温玉成尽管当过敌人的俘虏,但是党组织并没有歧视他,反而继续对他委以重任。

温玉成所领导的部队,在澄锡虞地区,他不仅开辟了这里的抗日根据地,还打了不少的胜仗,歼灭了很多敌人。

著名的京剧《沙家浜》便是以温玉成部队为原型所创作改编的。

尽管这个时候的温玉成做出了很多成绩,但是我军最不缺的就是优秀人才,因而温玉成在我军中依然是默默无闻。

解放战争开始后,温玉成在东北战场上再次创造了奇迹。

四平战役时,东北民主联军损失较大,战后,司令员林彪找来温玉成:“能不能抽调1个团补充7旅?”

温玉成:“坚决服从命令,我没有意见。”

林彪听到这个回答很是满意,罗荣恒得知后,也难得的夸赞温玉成:“温玉成这个人有大局意识。”

1948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组建第12纵队,温玉成部被改编为了34师,他继任师长,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温玉成的纵队司令员,也是他的上级,正是赫赫有名的钟伟。

抗美援朝前夕,温玉成被任命为了40军军长。

40军的首任军长是韩先楚,正是他一手将40军带成了四野解放军部队中的王牌部队,而温玉成能够被军委任命为40军的军长,成为韩先楚的继任者,也可见他的能力之强。

1950年10月25日,在出国的第五天,温玉成率领40军打了第一个大胜仗,这便是文章开头的一幕,由此,温玉成的人生,再起波澜。

也正是因为如此,温玉成也被视为“志愿军十大王牌军长”之一,“志愿军十大虎将”之一等。

1955年,温玉成超越老领导钟伟,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授衔后,温玉成历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副总参谋长等职,1967年,温玉成进一步受到毛主席的器重,担任了北京卫戌区司令员。

特殊时期,温玉成作为军人很明显的没有太多的政治智慧,之后,他被降职,被隔离审查,直到1975年被释放。

1983年,温玉成离职休养,六年后,他在平淡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