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金庸的武侠小说总会油然产生一种气势磅礴的史诗感,只因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有爱恨纠葛、儿女之情还有让人血脉偾张的家国大义。
更难得可贵的是,金庸还擅长将武侠小说和真实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在这种亦假亦真的相互辉映之下,金庸的著作能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画卷之中。
好比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包含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三部著作都沿用了大量的历史事件。而《倚天屠龙记》则是以元朝末年作为蓝图,讲述了主角张无忌如何邂逅奇遇、如何率领群雄同蒙古人抗争的传奇故事。
细看过《倚天屠龙记》的读者会发现,张无忌似乎是金庸笔下最怪的男主角,直到《倚天屠龙记》落下剧终的帷幕,他依旧没有选定自己的伴侣是谁。而笔者根据金庸留在原文里的设定并结合真实的历史来看,在赵敏死后,张无忌又和周芷若分道扬镳。
相比于郭靖和杨过,张无忌的确有些怪异,他没有郭靖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壮举,也不像杨过那样深情专一,一生独爱小龙女一人。
在金庸刻意地塑造之下,张无忌不但有些拖泥带水、优柔寡断,他在感情上也是迟疑不定、左右逢源。
的确,凡是和张无忌邂逅的妙龄女子,似乎都和他有过暧昧。你看连环山庄的朱九真、表妹蛛儿、峨眉派的周芷若、蒙古郡主赵敏,就连杨过的后人黄衫女也被张无忌撩拨了一番。
那时张无忌为了救出金毛狮王谢逊在少室山和三渡大打出手,紧要关头,周芷若却突然倒戈相向害得张无忌差点走火入魔。关键时刻,黄衫女挺身而出,她出手降服了周芷若,还将《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交到了张无忌的手中。
就在黄衫女准备飘然而去时,张无忌再也按捺不住,他喊住了黄衫女并询问其芳名。黄衫女没有正面回答张无忌的问题,而是淡淡地留下了一句“神雕侠侣、绝迹江湖”。金庸写道,这“多谢了”三字遥遥送来,相距已远,仍是清晰异常。张无忌心下不由得一阵惆怅。
张无忌为何惆怅?无非是没有留下黄衫女,足以见张无忌的确有着“渣男”的潜质。
在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的末尾,就在张无忌和赵敏远赴蒙古之时,突然降临的周芷若又让张无忌浮想联翩。
可张无忌哪里会知道,自己和赵敏即将踏上蒙古这条不归路。
稍懂历史的朋友会知道,赵敏是有历史原型的,她就是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在史书《祭兄秦愍王嫂愍烈王妃》写道:“嫂也孔贤,奋身同殒。父皇闻讣,以忧以伤。妃谥愍烈,王谥愍王。”
原来,朱元璋统一中原之后,又派出兵马围剿了蒙古。朱元璋最后擒获了观音奴,并将她强行嫁给了儿子朱樉。
朱樉没活几岁就一命呜呼,朱元璋就将观音奴做成了殉葬品,关在了朱樉的墓穴之中。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理解金庸为何要在新修版的《倚天屠龙记》里改动张无忌和赵敏的归宿了。早在三联版的末尾,张无忌只是带着赵敏退出了明教,二人并没有说要远赴蒙古、共度余生。
可在新修版的末尾,金庸却详细提及了张无忌、赵敏二人要奔赴蒙古,路上还邂逅了“阴魂不散”的周芷若。
原来金庸是想将赵敏的结局朝着历史原型观音奴靠拢,我们就能预见赵敏回了蒙古之后,被朱元璋生擒活捉的悲惨结局了。
随着赵敏惨死在朱樉的墓穴之中,张无忌又会有什么后续举动?笔者认为,张无忌势必会疯狂修炼,为赵敏报仇雪恨,却因为过于执迷不悟和周芷若分手。
在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的末尾,金庸是这么写的,周芷若嫣然一笑,说道:“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说着身形晃动,飘然远去,没入黑暗之中。张无忌心想:“她其实并没跟宋青书成亲,和我又曾有婚姻之约。她做了不少对不起我的事,此刻想来,也并没真的对我坏。有些事情,她是受了师父逼迫,不得不做。她虽盗了屠龙刀和倚天剑,但现下屠龙刀复归我手,表妹殷离也没死……
这段原文非常耐人寻味,从周芷若对张无忌的那嫣然一笑中不难看出,她会暗暗地跟着张无忌远赴蒙古。而张无忌则望着周芷若离去的身影一番想入非非,足以证明在赵敏死后,张无忌会和周芷若结为夫妻。
可张无忌究竟练了什么武功,导致周芷若愤然离去呢?若将《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连起来看就能发现蛛丝马迹。
在连载版的《笑傲江湖》里,金庸是这么写的,这对夫妻撰作‘葵花宝典’之时,年方壮盛,武功如日中天,反目之后,从此避不见面,而一部武功秘籍,也就分为两部,历来将那男子所著的秘笈称为干经,女子所著的称坤经。
原来在金庸最早的设定之下,《葵花宝典》的作者竟是一对武艺高强的夫妻。只不过这对夫妻后来又反目成仇。
如果将张无忌、周芷若视为这一对夫妻的话,是不是一切就解释得通了?张无忌为了提升武功修为替赵敏报仇,他不惜将《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融合在一起,继而与周芷若一同创出了一门神功《葵花宝典》。
只不过要同时驾驭九阴九阳又谈何容易?张无忌只能通过自宫的手段挣脱血肉之躯的束缚,但当即引来了周芷若的强烈反对。
张无忌为了报仇一意孤行,最终与周芷若彻底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