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历届春晚都力求做到雅俗共赏,但偏向于“俗”的节目,好像总是多点儿。
语言类节目连续数年,“左右”着各大卫视春晚的收视率。
可今年的“画风”不大一样——
或许今年语言类节目,输在了老赵和老郭的“老生常谈”?
《只此青绿》《忆江南》两大创意音乐诗画类节目,与它们拉开“断崖式差距”,成为大众公认的“黑马”。
“这才是中国春晚该有的水平啊!”
“赞!《忆江南》和《只此青绿》本届最佳。”
“意境绝了!”
这俩节目为啥能成为“黑马”?跟随美人来研究一番吧!
“国宝”为骨、高科技和一流演员为血肉,“回归”主题为魂,《忆江南》内涵意境绝绝子
首先,这个节目的背景是《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称为“画中兰亭序”,作者黄公望是中国山水画的集大成者,这幅画又是他近八十岁才画的,那就更牛!
《富春山居图》局部
所以,当我看到黄公望的山水笔墨,被3D立体动画、全息技术放大、活灵活现地“迎面扑来”时,我真的“快乐到窒息”。
当然,这是一种节目效果,目的就是带你“画中游”一番,让你当一回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宁静淡泊的“画里神仙”!
但是,3D立体动画是用的原画吗?
不是,这是中央美院学生们的《富春山居图》临摹稿,据说为了让春晚的观众对原画细节看得更清晰,这长6.36米、高0.33米的图,央美学生们一共临摹了100多幅!
唯美的影像有了,接着就是声色。
节目的色调是静谧、萧散、淡泊的“抽象江南”风,也选了8位相似气质的演员来演绎:
随着画卷缓缓拉开,冯远征扮演的行者吟诵唐吴融的《富春》出场: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冯远征从影40年,现任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
因《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角色广为人知,谁也没想到他在春晚亮相竟如此颠覆。
节目还没演完,网友已经为冯老师起草了个“剧本名”——《关于在春晚忆江南节目里看到温润如玉的冯远征老师这件事》,哈哈。
移步换景,丁志诚吟着唐代诗人崔涂的《樵者》出场。
59岁的丁志诚也是位老演员了,曾饰演《重案六组》中的警察杨振。
为了帮助残疾的大姐,丁志诚曾在年轻时放弃“人艺铁饭碗”,于1990年下海经商,2012年才回归人艺舞台,重新成为“人艺五虎将”。
22年为亲人的奉献、生活的磨砺,让丁志诚脸上有着杜甫般的沧桑和朴实,和“樵夫”的角色很接近——春晚剧组选角真是深刻到骨子里啊!
如果说冯远征展现了儒者的温润、丁志诚展现了山中人的古朴,那阿云嘎就给我们带来了渔夫的潇洒自在。
阿云嘎被选上,应该与他清透的嗓音、出色的音乐剧才华有关。
1月25日,北京演艺集团刚为阿云嘎颁发“音乐剧团团长”的聘书。
阿云嘎的声音很有故事感,姿态就有如闲情逸致的隐士,真的太合适了。
继杨宗纬、郑棋元、蔡程昱另三个“渔父天团”成员泛舟而来,引吭高歌之后,濮存昕又带我们“上岸”——《富春山居图》的亭中。
他吟的是苏轼游富春山水时的名诗《行香子·过七里濑》。
我们多久没听到濮存昕老师的朗诵了,网友表示:这一段我直接起鸡皮疙瘩。
李立群老师压轴出场……
这位老师可不是随意“压轴”:
首先,他是这个节目年龄最大的演员(今年70岁整);
其次,李立群老师是知名台湾舞台剧演员。
《忆江南》虽然选角高超,于人文底蕴和高科技创新理念创新方面都有突破,也神妙地把音乐、诗、画、舞台剧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了……但这些都不是他最牛的地方。
它最深刻最深刻的灵魂,还在于“回归”的主题——
国宝《富春山居图》一段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一段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而央视春晚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两段画作,震撼地合为一体。
据《忆江南》团队成员、词作者朱海介绍:
“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那一段画上画着7个人,我们通过科技加表演的方式,让大家看到这7个人在缓缓向浙江这一段(画卷)走来,他们一边走一边吟诵着宋词,唱着江上曲,这是寓意着回归。”
OMG!了解完这些寓意后,终于明白《忆江南》被这么多网友“一整个爱住”的原因,没那么简单了!
取意境于古诗,取灵感于古画,展现真正的中国妆容之美,《只此青绿》唯美创意绝绝子
和忆江南异曲同工,《只此青绿》的灵感来自于另一幅中国传世名画之一,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但其实,我们在春晚舞台上看到的,只是《只此青绿》的一个片段而已。
原作舞蹈诗剧创作时间为1年零8个月,于去年8月首次登上线下舞台,并已经在18个城市演了50余场,可谓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据说,整部诗剧的创意是这样的……
历史上,在“皇家美术学院”作学生的、18岁的王希孟,给皇上献了几次画都不令人满意。
但宋徽宗看出他的天赋,亲自指导了他半年,于是王希孟画出了《千里江山图》。
春晚截取的一段,正是王希孟学成开始创作的那一段。
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这些惊艳了春晚的美人们,其实不是真的美人,她们代表的是“山”。
舞者的头饰就像《千里江山图》中的山石,开头的双袖下垂的曲线,模仿的是山的纹理和走势。
当舞者上身不动、遮住脸颊,脚部开始移动,是在模仿山峦脚下的微尘,或水的移动;
人物的前后高低错落,也是在演示山的高低错落……
以人喻山,用的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诗中意境。
让众人惊艳的领舞妆容,也是取自“远黛秀娥、只此青绿”的灵感。
和前一段被大众骂惨的“咪咪眼”相比,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妆容之美吧!《只此青绿》这回算是给“中国女性之美”正式盖章了。
《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之寓意:一个是青春之中华、一个是集大成之中华
说起这两匹央视春晚的“黑马”的内涵和身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那就是《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的作者,一个18岁,一个80岁。
不知道有没有人关注过前一段时间的这个热帖:
“18岁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80岁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哪个更美?”
18岁的王希孟代表的,是青春之“冲冲冲”的中华;而80岁的黄公望要表达的是“空空空”。
一色一空、一入世一出世,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一整个”就融合在这两个舞蹈中了。
《只此青绿》和《忆江南》的寓意,或许正是一个是青春之中华、一个是集大成之中华!
不得不说:这届春晚的“黑马”节目,简直“有文化”到深不可测!
分析完这些,我们才明白,“群众的眼睛”有多么雪亮!也明白了为啥这俩节目能和其它节目展开断崖式的差距。
如果说往年的春晚,用力在“大俗”上,那么2022年虎年央视春晚是把“大雅发挥到极致了。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春晚策划者的格局变大了,大众也开始喜欢看深邃一点的文化类节目了。
唯一遗憾的是,春晚策划者的胆子还是小了点,《只此青绿》《忆江南》排位都靠后,特别是《忆江南》,真的是太晚了!很多观众都没第一时间看到。
希望春晚导演们下一次能自信点,直接让这样的节目“站C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575cc0b6b6dac5210d84cea8c99ad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