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过花甲仍远赴广州任广东省委书记,身经多次战争,享年92岁

2023-12-26     康康历史

原标题:他年过花甲仍远赴广州任广东省委书记,身经多次战争,享年92岁

生在中国这片和平富饶的土地上,我们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生存得更为有意义,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发光发热,为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先辈们已经替我们做出了回答,那究竟是什么呢?

身卑不敢忘本,立志为国贡献

1914年,在河北威县梨园屯乡的一处偏远山村中,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中诞生了一名男婴,他们的父母给他取名叫做任甲兰,他便是后来的中共广东省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任仲夷,在当时贫瘠的生活让各家各户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经济收入十分有限,按常理来说,孩子的长大只能中规中矩按照父辈的老路进行下去了,但是任仲夷的父母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坚信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因此条件再差,任父任母依旧咬着牙供孩子读书上学。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对于父母的恩情,任仲夷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命运也没有亏待努力的孩子,最终不出意料地考上了河北省立第一中学,也是在学校读书期间,他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恩人,时任一中校长的马千里先生,在他的教导下,培养过许多的人才和爱国人士,其中就包括周恩来夫妇,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慢慢接触了先进思想,对爱国有了新的认识和触动。

时光不负有心人,在他20岁的那年,成绩优异的他顺利考入了中国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在校内他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知识,也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在周围的环境影响,更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念头,在1936年,经过层层考验,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在后续的工作开展中,任仲夷表现出了远超常人的冷静和坚定,高昂的革命斗志更是被组织认可和重用,成为了北平西北地区书记。参与过多次营救同志的活动中,避免了更多的党员遭受敌人迫害,而抗日战争的打响,也让他转移到翼南地区开展游击活动,抵抗着日本侵略者,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任仲夷也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组织的安排下,先后担任了大连市市长,旅大市常委等要职,用亲身行动诠释了何为共产党员何为新中国的建设者,在他的领导下,地区的繁荣稳定得到了充足的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任仲夷被组织安排到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等地担任书记等职务,为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以为一生将跟随新中国的建设度过的任仲夷,特殊时期被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这时候的他并没有被打趴而是默默等待着光明的到来。

1972年,终于沉冤得雪的任仲夷重返政坛,此时的他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使命,关心着各地的建设,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钦点任仲夷为广东省委书记,远赴广东的任仲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积极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的需要,经过他的努力,短短几年下来,广东的面貌就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为广东的开放和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时至今日,广东人民对于任仲夷的口碑依旧是赞不绝口,十分感谢他做出的贡献。

作为领导者他成功践行了人民公仆的定义,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生活中,作为父亲,他的儿女同样从他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作为子女的榜样,任仲夷一直激励着孩子们的成长,四个子女,二儿子和小儿子都顺利考上名牌大学,也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为国家做着贡献。

结语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的建设越发健全,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中国才能变得越来越强大,如果感觉自身现在面临困境,那就不如学学这些老前辈们,只要努力和坚持,终究能收到你想要的结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53aee755b2d25fa2d8790b06cf9be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