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同伴踹下水就跑,家长最担心的一幕发生了,这样的孩子最可恶

2023-02-22     有意义的旅途

原标题:把同伴踹下水就跑,家长最担心的一幕发生了,这样的孩子最可恶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一个非常紧张的妈妈,现在孩子4岁了,才稍微有点放松,之前带孩子下楼玩耍,我很难像其他妈妈一样,站在远处聊天,总是担心意外发生。

小区里意外也是时有发生,因为家长看护不当,孩子跌落、擦破时有发生,这些都还是其次的,最让人觉得揪心的是,孩子本身很安全,但是其他小朋友“下黑手”。

之前小区就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孩子们在玩滑梯,一个小女孩被另外一个小女孩推下去,磕掉了牙齿。

双方家长争吵起来,推人的孩子的外婆不承认孩子推人,而被推的孩子的奶奶达能力有限,躺在地上大哭大闹。

后来磕掉牙齿的孩子的妈妈到小区查看监控,看清了经过要求对方承担一切医药费,并要求对方外婆道歉。

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孩子的牙齿还是磕掉了。

把同伴女孩踹下水就跑,家长拒不露面

今天看到了一个让人更揪心的内容,四川某小区,几个女孩在玩耍,一个女孩在水池边上玩耍,另外一个女孩跑过去,趁着她不注意,就把她踹下水,然后转身就跑了。

幸好水池不深,孩子自己挣扎着爬了上来,从画面中能看到孩子爬上来的瞬间。

几度的天气,这个女孩得冷成什么样子,想一想都就觉得可怕。

最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孩子的家长根本就不露面,在受害者家长的要求下,那个踹人的孩子的奶奶出面道歉。

从家长的这波操作,也大概能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了。

家长不管,这样的孩子就是危害别人的存在

看到类似的内容就觉得揪心,我们这样的家长,小心呵护孩子,耐心引导孩子,努力让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不影响他人,自我约束的好孩子。

可是总有家长纵容自己的孩子,这些被纵容的孩子,用行为现出什么叫“恶魔”,他(她)们乐此不疲,通过用这样那样的恶劣的方法来获得乐趣。

如果说呼吁“严厉惩治这样的孩子”,就会有人说“他(她)还只是一个孩子而已,不要这么斤斤计较,如果连一个孩子都无法宽恕,还能宽恕什么呢”,可是我们宽恕了这样的孩子,谁来保证这些孩子身边其他小朋友的安全呢?

当然了,如果说孩子小,不懂得分寸,那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知道这些事情不该做,唯独极少部分的孩子去做了呢?

说到底还是家长的问题,家长不教育好孩子,不约束孩子的行为,处处庇护孩子的行为,孩子就成为了危害其他孩子生命安全的人。

不约束孩子,最后受累的也是自己和家庭

有的家长总是会计较得失,生怕自己家的孩子吃亏。

这种心态才是病态的,孩子小时候格不确定的时候,不进行约束和引导,是非观没有了,喜欢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来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和乐趣,这个孩子的人格已经出现问题了。

那个喜欢站在滑梯上等着推别人的孩子,那个趁着别人不注意,把别人踹下水的孩子,尚且有机会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关键要看父母如何管教和引导,如果父母依然无条件站在孩子这一边,认为孩子很小不懂事,那才是真的害了孩子。

孩子幼年时候,对父母依赖很强,父母还能管得住,父母的三观、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或者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如果这个阶段,父母纵容了孩子,任由孩子发展下去,那么等到孩子逐渐成熟了、定型了,父母再想要干涉,难上加难。

到那个时候父母就等着给孩子收拾残局吧,如果只是收拾残局,父母还得庆幸,因为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最后就进去了,要为他历来的行为付出代价。

不约束孩子,可能当时觉得孩子没有吃亏,甚至占便宜了,但是对于孩子的整个人生和整个家庭来说,父母的纵容就是在慢慢毁掉孩子。

结语:

如果想要孩子成为一个适应群体生活的人,想要孩子未来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家庭,父母就要约束孩子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

孩子是否吃亏不是家长应该第一考虑的问题,孩子的行为是否有问题才应该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培育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是我们的第一目标,现有健全的人格,才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才有幸福的人生。#新学期出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41a3366ffa4c76987847e91ad29db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