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发廊女老板横死,一本族谱锁定真凶!他竟逍遥法外13年?

2022-09-28     生活像爬山

原标题:2007年,发廊女老板横死,一本族谱锁定真凶!他竟逍遥法外13年?

2007年,美发店女老板在店铺离奇被害,尸体横陈于二楼的卧室与走廊之间,由于案件惨烈,一时间迅速成为了周边市民群众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人心惶惶、众说纷纭,凶手到底是谁?与女老板有何恩怨?

虽然该案颇受关注,当地警方也一直坚持搜索证据,但是13年来,一直没有获得更多的证据,案件进展一直停滞不前,凶手迟迟未能落网。备受压力的专案组最后是如何找到真相,将真凶抓拿归案?

半掩着门的发廊店

2007年8月3日的上午8点多,江苏吴江的横扇镇的一个杂货铺老板老高像往常一样,在早上起来后打开商铺的大门,习惯性地站在店铺门口环视一圈,伸伸懒腰。

看了一圈之后老高还是觉得马路对面的那间发廊店好像有点古怪,平时这间发廊店要么就是将门大开,要么就是紧闭,但是今天早上店门却是半掩着的。

而且那个卷帘门也只是往上拉开了一米多的样子,虽然看不清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杂货铺老板还是觉得越想越不对劲。

在自己店里坐了一会之后,眼见对面的美发店还是没有人来将门打开,老高决定还是得过去看看。他知道对面的那个发廊老板娘是两个多月前才刚搬来,老高和她还是老乡。

由于自己过去不方便,于是老高还叫上了旁边的一个女性朋友一起过去看看。首先拉上卷帘门,在一楼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于是两人继续往上走,却没想到会看到这样血腥的一幕。

刚走上楼梯就看到那个老板娘就躺在走廊上,身下是一大摊血泊,大惊失色的两人赶紧给警方打去了报警电话。

当时的吴江市公安局横扇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火速赶往现场,第一反应就是现场非常凌乱,而且从卧室一直到走廊都散落着一些滴落状的血迹,卧室的门也因为外力重撞而变了形。

这说明被害女性在生前一定与凶手经过非常激烈的搏斗,导致争执之中死者由于身中多刀,最后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法医的初步勘验也验证了这一结果,此外,可以肯定的还有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在2007年8月2日的晚上9点到10点之间。

这个时间点附近的商铺大多已关门,所以附近的人才没有听到呼救声。那么凶手又是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还可以上到二楼呢?

此刻凶手在哪?他和死者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

神秘的老板娘

那名的美发店老板娘叫陈丽,是一个体态丰腴的中年妇女,两个多月前才刚来到江苏吴江这边开店,所以周围的邻居对她也知之甚少,所以能够提供的线索也非常有限。

仅从这两个多月的相处来看,陈丽平时为人还算低调,除了开店平时都是深居简出的,看起来性格也比较温和。

附近的几个商户都说暂时没有听说过她在吴江这里和谁起过矛盾,更不可能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和谁结下过什么深仇大恨。

现场凌乱,且女老板死状惨烈,如果不是熟人过来寻仇的话,那么难道是陌生人的激情杀人?

虽然二楼的案发现场非常凌乱,但凶手留在现场的只有窗台的半个指纹以及一个模糊的鞋印,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线索。

周围的邻居也认为,这个女老板一般每天早上8点多就会开门迎客,到了晚上9点前后就会将门关上,很少看到她和外人交往。如果是没有结怨的仇人的话,凶手为什么会将她残忍杀害呢?

我们唯一能推断的是,凶手肯定是一个体格强壮的成年男性,而警方对凶手的刻画同样是一个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中年男子,根据鞋印可以大概推出他的身高在一米七左右。

虽然对凶手做了大致的形象刻画,但不管是从现场的线索分析,还是死者的社会关系来查,似乎都找不到案件的突破口。

因为那是在2007年,道路的监控探头还未大范围的普及,加上案发地点又是在一个人员复杂的乡镇结合部,那是横扇的一个叫大桥路的地方,是当地的一个主要的交通干道。

除此之外,发廊店的旁边还有商店,不远处还有一个羊毛衫市场,因此案发的发廊店附近来来往往的人流量非常大,什么人都有,可以在深夜来到案发地点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由于所处区域的特殊性,警方针对案发现场周边的摸排走访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附近的一些旅馆、网吧等更是鱼龙混杂,只能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成年男性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即使将搜索范围缩小了,但是几天几夜的排查,负责走访的民警还是已经接触了上万人,却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此时由于案件久未攻破,当地民众人心惶惶,所有知情人都在关心,凶手到底何时才能落网?

13年逍遥法外

由于在案发当地没有找到线索,于是警方猜测凶手会不会与陈丽家乡的亲友有关呢?

陈丽的老家在浙江,案发当时她正处于离异阶段,还带着一个孩子,外出到江苏吴江打工前,是将孩子交由了娘家抚养才外出另寻生计。

陈丽和老家的亲戚朋友相处得还行,虽然没有太多往来,但是也很少有矛盾,更没有要将她杀之而后快的仇人。

不管是在陈丽的祖籍还是在开店的案发当地,警方都找不到任何有关凶手的线索,在技术手段并不发达的年代,他们靠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一个个核实匹配有可能的嫌犯,但结果总是不如人意。

一晃13年过去了,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并没有使得案件有获得任何的进展,当年的吴江市已改为了苏州市吴江区,专案组的民警也换了一拨又一拨。

案件没有突破,并不代表警方侦查的结束,一代代的刑侦人员仍然坚守,不断尝试以新的技术手段来找到嫌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20年初,也就是案发的13年之后,这桩无头悬案似乎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机。

意外的是,这次突破不是依靠新的技术手段,这个新线索还是依靠人力的摸排走访。一位民警在走访时无意间遇到了一位13年前曾在案发的街道附近居住的群众。

时隔已十几年,这位群众提供了一个模糊的线索。据她所说,其实当年案子发生之后,街头巷尾总是会有街坊邻居议论起这起案件,对凶手的猜测什么说法都有。

毕竟发生的是,大家难免担忧,加上凶案发生的地点是在深夜的发廊店这种特殊场所,大家把这件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不足为奇,互相交流一下凶手是不是已经落网才是正常的反应。

但是只有一个中年男子非常不喜欢大家讨论起这桩案件,甚至是只要一听到有人说起发廊店女老板,或者说到对凶手的猜测,这名男子都是转身就走。

群众所说的这名男子也是在当年的案发地附近生活,后来在案发后的一段时间,悄悄地搬走了。

大家或许觉得仅凭这个人不爱听闲话,就对这个男子产生怀疑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敏锐的警方还是从中嗅到了异常的气息,认为这个男子很有可能就是案件的突破口。

即使他不是凶手,也很有可能对这桩案件知道什么内情。

终于迎来了案件破获的曙光,警方会如愿以偿地在13年后找到真凶吗?

族谱追凶

从这位提供线索的群众口中得知,这名总是刻意回避案件进展议论的男子就叫董某成,在群众的记忆中他好像说过自己是江苏射阳人。

但是警方在户籍系统输入这个名字进行查询时,却发现在射阳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符合条件的且叫董某成的男子,难道线索再次中断,又是一次竹篮打水一场空?

即使希望渺茫,吴江警方还是坚持前往射阳进行实地调查,在当地射阳警方的协助下,他们得知董姓在当地是一个大姓。

而更关键的是,董某成这个名字中的某字,是这个董姓家族中的一个辈分,在很多地方其实都有着这样的起名传统,名字中的某个字其实是同姓氏族中的辈分区分。

但是不一样的是,其他地方的人会直接将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正式名字,而董姓家族的话,只是将这个名字放在私下来称呼,而在正式的户籍登记时则会使用另外的名字。

这个发现让吴江警方喜出望外,或许这个董某成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警方才没有在户籍登记中找到他的真实身份!

案件迎来了真相破获的希望,大家迫不及待地找到这个董姓大家族中的400多个可能符合条件的男性,进行一一的核对。

但是可惜的是,这400多人全部被排除了,线索再次中断。就在侦查员灰心丧气之时,一本族谱引起了正在重新梳理董姓家族成员的民警注意。

这本族谱是从明代开始编纂的,相对完整地记录了董姓家族每一代子女的繁衍迁徙情况。2006年,刚好是案发的前一年,为了祭祀,董氏长辈将这本族谱重新修订了。

大家都知道男性肯定是会进族谱的,如果董某成是在董姓家族中的一员,很有可能会被收编在里面。此外,通过核实,警方发现自己之前掌握的400多人的董姓男子名单和族谱是相对应的。

那就是说这本族谱并不是胡编乱造的,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由于董某成并没有在这本新修纂的族谱上,警方推测他很有可能是董姓的一支分支。

顺着这个思路,警方将董姓家族往上推到了十代以前,也就是差不多乾隆年间,发现董氏的老祖宗在当年果然有一个亲兄弟迁了出去!

顺着这个线索一一查证,警方发现董姓家族的这个分支经过几百年的迁徙如今大部分居住在跟射阳相邻的江苏省阜宁县,而董某成如今就在阜宁县!

董某成会是吴江警方苦苦寻找了13年的凶手吗?当年那间美发店的二楼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场还原

董某成进入侦办民警的视线里时,他刚刚准备要从老家返回吴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东躲西藏,长期辗转在各地打工,从不在某个地方久留。

为了躲避警方的追踪,他也改过名,这么多年来从来不敢与人发生争执,即使被人欺负到头上,也不敢说要报警,就是怕遇上警察。

越了解董某成的经历和过往,警方就越是觉得他的各个方面的情况都和13年前他们刻画的凶手形象非常符合。

得知董某成即将再次离开老家阜宁,警方认为这次的机会难得,绝对不能就此放过,于是在董某成离开之前,警方终于在一处建筑工地上将其成功抓获。

或许是早已料到自己会有被抓获的一天,被捕时董某成似乎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13年东躲西藏的生活终于结束了。”

13年前的那个晚上,至今令董某成追悔莫及,他无数次反问自己,如果当时没有这么冲动,或许就不会发生那桩,他如今也不会锒铛入狱。

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2007年8月2日,董某成时年38岁,已经成家立业,有老婆孩子,但是都在老家阜宁县,而董某成一人独自在吴江市横扇镇打工。

董某成当时作为一个建筑工地上的监理,已经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那天晚上他一个人难忍孤独,于是在案发当晚买了一瓶酒和一点花生米,自己一个人坐在马路边喝酒。

或许是在酒精的作用下,董某成带着醉意路过案发的发廊时,陈丽就在店门口招揽生意,于是董某成走了进去。

接受服务后的董某成却没想到陈丽竟然出尔反尔,说好的价格却想反悔,说这笔钱就先不给他找了,让他下次可以直接再过来。

董某成想着自己一个月就挣这么一点钱,怎么可能全给对方,当然不肯同意陈丽的提议,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上手去抢钱。

眼见着陈丽就要把钱放进柜子里,两人就这样吵了起来,陈丽还拿起刀说:“你赶紧走,不要烦!”

虽然当时陈丽表现得很凶悍,但董某成作为一个身强体壮的男性,很快陈丽就在争执中占了下风,那把水果刀还是被董某成给夺走了。

董某成原本是想将自己的钱拿走就是了,可谁知陈丽竟然开始大声呼救,安静的夜里,陈丽的呼喊声显得格外刺耳。

董某成当然不想被别人撞破丑事,更担心陈丽以强奸敲诈自己,于是再次他再次返回和陈丽发生了激烈的搏斗。

两人一路从卧室扭打到了走廊,盛怒之下的董某成力气更加大,争执之中陈丽由于被董某成掐着脖子而窒息晕倒在了地上。但这时的陈丽还有呼吸,仍有一线生机,只是一时晕倒了。

但是越想越气的董某成却不打算就此放过她,因为董某成觉得陈丽不讲信用,说好了的价格竟然还想多扣他一半,气不过的他于是拿刀在陈丽的脸颊两旁都划了一下。

或许是疼痛感将昏迷中的陈丽刺激醒了,醒来的陈丽又开始挣扎反抗,再次试图呼救,于是董某成这次直接下了狠手,再次举刀往陈丽的脖子划下……

作案之后的董某成并没有立即搬走,而是在当地继续住了一段时间,直到事态有所平息,他才搬离吴江,之后改名换姓,辗转在各地打工。

十三年来警方为了将他抓拿归案,一代代的刑侦人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幸好最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董某成最后还是难逃法律的制裁。

由于死者已矣,关于董某成对死者与他在消费纠纷上的控诉,或许也只是他的一面之词,大家可以理智判断。目前,董某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吴江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3b677cea18bd1cb4656896cf7eabe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