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屏蔽同事?罚款100块!怎么查到的,我身边有公司的眼线?

2019-12-11     排头观察

近日有网友爆料,北京的一家媒体公司规定,员工的朋友圈不能屏蔽同事,违者罚款100元;个人邮箱的个性签名,必须改成公司的介绍,违者罚款50元;迟到罚100元,请假罚半天工资,加班……罚没有加班费。

公司行政人员称,是按公司员工手册操作,公司的规定,员工必须遵守。爆料人则表示,所谓的员工手册,公司没有发给员工,原因是有前员工拿着员工手册跟公司打官司,不能给员工留下"证据"。而且公司的规定、制度也是"隔几天就出一条",想一出是一出,都是口头说,员工却必须遵守。

仔细想想,朋友圈不能屏蔽同事,是不是怕员工背地里吐槽公司?还是为了时刻监控员工有没有偷懒耍滑?员工个人邮箱的签名改成公司的介绍,是单纯为搞搞排面,还是为省点宣传费?迟到、请假要扣工资,加班却没有加班费,是真为了严格管理,还是为了压榨员工最后的一点剩余价值?

有员工拿员工手册去告公司,就说明其中的规章制度不合理,公司没有着手整改,却做出"不给员工发手册"的决定,这种顽固不化的做法,不是奇葩又该是什么?类似这样的奇葩规定,不仅不能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反而会让员工消极怠工,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降不说,工作热情也会慢慢消失殆尽。

老板为公司制定管理章程,可以,但是没有落实到文件、制度,也没有走流程审批,只是口头通知,对员工造成了困扰不说,也形成了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员工上班,就是为了赚钱,公司却想尽办法地扣钱,一家激励不出员工奋斗活力的公司,未来又能走多远呢?更令人细思极恐的,员工屏蔽了同事的朋友圈,怎么被查出来?被人告发,还是领导在员工中安插了自己的眼线?这种恐惧,我们在学生时期,应该都是经历过的。

微信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通讯工具,发明出来本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回想微信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人们还对使用手机发送语音消息抱有浓浓的兴趣,如今,却为领导安排工作时一条条59秒的语音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而烦恼。更别提这语音中还掺杂着"嗯....啊......呃......这个......那个......"等各种各样的语气词。

这两年,微信办公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不仅是朋友圈不能屏蔽同事,还有必须改头像,朋友圈必须发公司的广告,等一系列奇葩规定。更可怕的是,使用微信传达工作安排和指示,在某些特殊场景下,会令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12月6日凌晨,北京铁路局两名正在上线施工的职工,被G383次高铁列车撞轧身亡。起因是车间一名干部,没有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安全制度,使用微信传达推迟上线作业时间命令后,没有确认作业班组回复,导致了命令漏传,付出了血的代价。

这件事,让很多人再次问出了那个问题:微信和工作,应该绑在一起吗?现如今,只要在职场里面打拼,通过微信收到领导的工作安排就是常事儿。作为员工,也常有不能及时回复的时候,通常来说,我们得到的会是一通电话的质问:"我微信发你的,为什么不回?"接下来就是:"你没看手机,我怎么不相信?"之类的质疑。

这真是让人怀念那些微信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日子,当时人们上班都是朝九晚五,下了班只要不接电话,多的是借口。然而有了微信,没有领导相信你能一小时不看微信。于是你的生活节奏就被彻底打乱了。上班第一件事,打开微信,接收各种各样工作群内泛滥的消息,重要的工作群十几个,一会儿没看,闪烁的消息框就能让你手忙脚乱。更令人头疼的还有群内的文件,占用内存过大手机变卡,还不敢轻易删除,微信倒是想得周到,等你要用这些文件的时候,会发现已经过期被清理了。

平常被微信工作支配,也就算了,最让人崩溃的是,下班和休假,也不能逃过加班的命运。放假的时候,公司的通知除了祝大家节日快乐,往往还会多一句"保持通信畅通"。在领导的眼里,似乎员工就应该随时随地工作,或者做好工作的准备,谁让每个人每一天跟人做任何交流,都要通过微信呢。

任何一种吃喝玩乐的休闲活动,都在消极怠工。有个网友就吐槽说,她周六晚上11点发了条朋友圈,晒之前拍的照片,刚发出去,就被领导截图发到工作群,圈出自己的上级说:"这妹子是不是很闲?"

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司规定朋友圈不能屏蔽同事,那就不发朋友圈,更狠的还有发广告变身微商,逼别人屏蔽自己。再不行,申请两个号,一个工作,一个生活,总能想到办法。员工们做这么多努力,目的只有一个,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下了班,人都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休闲娱乐一下,消除一整天工作下来的疲惫。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是每个人都是工作狂,愿意不分昼夜地连轴转工作,也不是每项工作都需要马上做好。对于超出工作时间之外的安排和通知,相信很多人都只想说一个字: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3F29m4BMH2_cNUgVA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