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这个春天,动物们都在忙些什么呢?
这些珍稀动物,是在自然界较为稀有和珍贵的动物,全球各个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珍稀动物灭绝的问题。为此,国际上将每年4月8日定为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中国也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也有400余种。
要知道从1600年至今,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已经导致700余种动物灭绝。没有什么比自然和动物更能唤醒一个孩子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意识了。就像珍·古道尔,这位研究黑猩猩的动物学家很小的时候,就对自然产生了那种奇妙、敬畏的感觉,她对大自然,对动物,对遥远的人迹罕至的神奇世界充满了幻想。
5天前,珍·古道尔刚刚度过了她88岁的生日。她常年奔走在宣传动物和环境保护的路上,此外,她还参与拍摄纪录片,发展面向年轻人、鼓励年轻人行动起来的全球性组织——“根与芽”,并且为大人和孩子创作图书。
她是动物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旗手,我们和小朋友讲述珍·古道尔的故事,是尝试把孩子们的好奇和关切带去乡野和森林。 也许,最最理想的自然、动物保护,就是把保护区建立在每个人的心里面,尤其是孩子的心里。
一周岁的礼物
珍·古道尔刚满一周岁的时候,父亲买给她的礼物朱比利,是一个很大的绒布黑猩猩玩具娃娃,是为了庆祝在伦敦动物园诞生的第一只黑猩猩朱比利而设计的。她母亲的朋友们见到这个玩具都很担心,怕她被吓着,会做噩梦。可是朱比利立即成了珍·古道尔最珍爱的玩具,孩提时期的所有历险都有它的伴随。
一周岁时的珍
直到如今,老朱比利依然和珍·古道尔在一起。由于她的爱抚,它身上的绒毛已经所剩无几。
跟伴随着电视和电脑游戏时代之前的大多数孩子一样,珍·古道尔很喜欢户外活动,喜欢在花园里一些隐秘的地方玩,学习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她从小就一直对动物热情不减。她们家里摆了许多书架,连地板上都摆着书。每到阴冷潮湿的天气,她就蜷缩在火炉旁边的椅子上,沉浸在书本中那些神奇的世界里,包括《怪医杜利特》《丛林故事》《人猿泰山》系列故事以及《柳林风声》,都是她最喜欢的书。
和黑猩猩住在一起的女人
珍·古道尔又被称为“课本女神”,从小学的《科学》课本,到初中的《生物》的课本,再到高中的《英语》课本,都有她的身影,还在央视《动物世界》的片头常常出现,你可能还记不住她的名字,但是一定对那个和黑猩猩同吃同住的女士有些印象。
1960年,26岁的珍带着在英国做服务生和秘书积攒下来的积蓄,与母亲进入非洲坦桑尼亚的冈比野生动物保护区,这一去就是几十年。
在丛林生活整整五个月之后,珍终于发现了黑猩猩的族群,为了让黑猩猩更快地接纳自己,她干脆直接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白色猩猩”,吃黑猩猩的果子,在树上活动,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终于,15个月过后,她获得了这些对人类充满警戒心的黑猩猩的信赖,“我与灰胡子大卫在一起,这只黑猩猩不惧怕我,并将我引进他的森林世界。”
灰胡子大卫
后来,随着调查的深入,她成了观察、研究黑猩猩的专家。 她在冈比进行的研究取得了科学上的重要突破,最关键的一点是她发现黑猩猩会制作和使用简单的工具。这个发现永远改变了科学对“人类”所下的定义,制造和利用工具已经不再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她的导师路易斯·利基博士评价:“我们要么必须重新定义人类,要么必须重新定义工具,不然,我们只能接受黑猩猩也是人类。”
珍也因此出了名。这是年轻的她离开舒适的城市生活,自愿到与文明世界几乎隔绝的非洲森林中,长时间孤身一人对黑猩猩进行观察换来的影响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在经受着恶毒的谣言中伤,还遭遇过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事件。
在这里,珍与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雨果·范拉维客相识相爱,结婚生子。但当雨果决定离开丛林到塞伦盖地大草原追逐拍摄野生动物时,珍却选择留在冈比继续开展项目研究,两人便分开了。
珍与摄影师 雨果·范拉维客
珍说: “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但我试着去改变一个人、一个地方,就够了。”
“飞机就是我的家”
1966年,珍取得剑桥大学动物行为学博士学位,之后她出版了科学著作《冈比黑猩猩》。
1986 年,珍去欧洲参加一场黑猩猩研究会议,在飞机上她看到曾经的森林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头,黄沙飞舞,所有的树都被人工砍伐光了。人类的扩张和盗猎使得黑猩猩的数量急剧减少。
“那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还是一直呆在冈贝研究黑猩猩,跟他们同吃同住非但不能保护它们,反而会让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更大的责任感驱使着她走出丛林,转变身份称为一名倡议者、演说家。在她的呼吁和努力下,贡贝当地通过改善周边村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为他们创造就业,着手植树造林,如今冈比国家公园又恢复了绿色,黑猩猩的数量也比以前多了3倍。
1991年,她发起了“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支持更多青年人在世界各地开展环境保护的行动。她也持续在世界各地开展保护宣讲工作。她曾说:“飞机就是我的家”,每年有300天,她奔走在不同城市的演讲之路上,剩余的日子与妹妹朱迪住在英国伯恩茅斯的老宅里。
1991年,当珍·古道尔博士鼓励12名坦桑尼亚学生通过组建团队(根与芽小组)的方式,凝聚更多同龄人力量去解决当地社区存在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我可以为拯救森林和黑猩猩牺牲自己,可是如果我们的下一代无法胜任这个工作,那么我们的努力都毫无用处。我对‘根与芽’的工作如此用心,正在于此”。
现在,珍成了动物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旗手,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了遍布世界各地的“根与芽”。
如果你和孩子想了解她为动物和人类都做出的更多贡献,不妨走进绘本和纪录片中去寻找。
和珍·古道尔一起爱护动物
纪录片
《珍》
导演: 布莱特·摩根 编剧: 布莱特·摩根
导演布莱特·摩根擅长人物刻画,他从100多个小时从未公布过的珍·古道尔在野外考察和访谈的影像资料中选材剪辑,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珍·古道尔年轻时在非洲研究黑猩猩的故事。伴随菲利普·格拉斯的迷人配乐,让观众感受到在那个仍由男性主导野外科研的年代,一个女人如何通过激情、奉献和毅力改变世界。影片还把人类的命运与动物交织在一起,大大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珍·古道尔:点燃希望》
导演: 伊丽莎白·莱特/ 金伯利·伍德沃德
她是深入非洲丛林数十载的黑猩猩研究专家,她是享誉国际的环保人士,她走出丛林来到台前,呼吁各界人士为保护环境付诸行动。对珍·古道尔来说,当奶奶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她的孙子孙女在片中谈到自己对奶奶的印象。珍认为年轻人才是未来,于是创立了根与芽组织,让年轻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珍不仅保护黑猩猩,也关心人类。她号召当地人投身于环保事业,改善自己的生活。
绘本
《小穿山甲》
作者: 珍·古道尔 著 / 马岱姝 绘
译者: 赵可
一只小穿山甲在洞穴里出生了,得到了妈妈悉心的照顾,渐渐地学会用自己特别的舌头取食、挖洞等生存本领,和其他野生动物成为好朋友,还偶遇了一个人类小女孩小爱。终于,到了离开妈妈独立生存的时候。好景不长,一天,偷猎者带着猎狗到森林里捕捉野生动物,抓走了小穿山甲,贩卖到市集上。曾经偶遇的小女孩看到了小穿山甲,叫来警察,小穿山甲获救了!幸福地生活在保护区里。
《观察者: 珍·古道尔和黑猩猩在一起的生活》
作者: 珍妮特·温特 文/图
译者: 汪小英
这是关于珍·古道尔的一本传记绘本,讲述了她从小对动物的热爱,她如何从英国到非洲、深入丛林观察黑猩猩,她为实现梦想所经历的艰难和辛劳,直到她今天为宣传动物保护事业而在全球各地奔走。
《我……有梦》
作者:帕特里克·麦克唐奈
译者:郝广才
凯迪克大奖作者帕特里克·麦克唐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美妙的故事,告诉我们,小女孩珍是如何成长为珍·古道尔博士,成长为一名灵长类动物学家、自然保护志士、人道主义者和联合国和平大使的。这册关于梦想、坚持与爱的传记绘本,记录了当代最杰出女性之一的成长故事,温暖细腻而又鼓舞人心。
With Love
在这本书中,珍·古道尔汇集了近40年来在坦桑尼亚森林中研究黑猩猩的故事。正如故事里讲述的那样,黑猩猩具有极大的同情心、利他主义和爱。
《老鹰和鹪鹩》
当世界上的鸟儿争吵谁可以飞得最高时,猫头鹰想到了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随着各路参赛者一一退赛,只剩下雄鹰翱翔在大地之上。然而,藏在老鹰羽毛中的鹪鹩突然出现,并以它为跳板,飞到了更高远的地方。当它们重回地面时,珍·古道尔记录下来了这个故事,她说:没有人可以靠自己飞得更高,我们都需要一只鹰。
《李奇和亨利》
黑猩猩李奇和她的母亲在中非的热带雨林中幸福地生活着,直到猎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幸运的是,她被一个好心人救了出来,还结识了好朋友亨利。这个真实的友爱故事由珍·古道尔博士以温馨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出来。
Doctor White
每个人都喜欢White医生。它是一个毛茸茸的医生,四只爪子,摇摆着尾巴,日复一日地为医院里病重的孩子施展魔法。虽然它的治疗手段很不寻常,但成功率很高。但有一天,卫生检查员来了,禁止White医生为孩子们看病。它最终是怎样回到孩子们身边的呢?这是个充满爱的治愈故事。
jane&me:cheetah
这是一本互动纸板书,讲述东非猎豹和她的幼崽生活在坦桑尼亚草原上的故事,了解它们的首选栖息地、最喜欢的事物、独特的声音和脾性等等。简洁短小的句子,是为蹒跚学步的小朋友准备的,既有关于猎豹的科普介绍,也意在激发孩子们对于动物的热爱和同理心。
柚桔园产品上新啦
瞧,睡着的大大仔变成了地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