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母到无人机,为何各国如此重视重油发动机?中国也在积极发展

2022-06-08     科技真探社

原标题:从航母到无人机,为何各国如此重视重油发动机?中国也在积极发展

一项美国空军从2006年就开始布局研发的发动机技术:重油发动机,到底有什么优势,让各国军事科学家们都趋之若鹜?

2006年,美国空军无人机作战实验室(UAVB)面向美国工业界发布悬赏公告,向他们征集无人机用重油发动机解决方案,哪怕没有实际产品,只是简单的可行性论文研究都可以提交,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美国军用无人机先人一步,实现更长续航、更大载荷,强化美军的作战优势。

如果从那时算起,全球重油发动机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如今的战场上,到处可见重油发动机无人机所展现出来的统治力,成为各国竞相列入军备的“香饽饽”。

2022年4月30日,由以色列研发的赫耳墨斯-900无人机系统开始交付瑞士。其中,以色列按照瑞士方面的要求,为其制造了专门配备有重油发动机的无人机,型号为赫耳墨斯-900 HFE。

这架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18吨,能够升到9145米左右的高度,支持40小时续航,最大飞行速度220千米 /小时。对比采用汽油发动机的同系列无人机,它的多项核心性能参数都超过了前者。

到这里,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随着重油发动机在各国无人机身上的大范围应用,无人机历史已经被完全分割成了新旧两个时代,而重油发动机代表了无人机未来的技术升级方向。

当然,重油发动机的技术优势并不仅限于此,参考全球军事技术发展史,推动重油应用技术发展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安全

1942年5月,刚从太平洋海战中,负伤归来的美国列克星敦号航母,在当天中午突发爆炸,熊熊燃烧的火焰很快吞没了整个航母,周围的美军眼见它烧成废铁,只得下令将列克星敦号摧毁,让其沉没。

没被敌人的炮弹、鱼雷摧毁,却在离开战场后发生了爆炸、火灾,这颇为蹊跷的事故,引发了美国各界广泛关注。

后来经过事故调查,原来经过一场大战,列克星敦号的燃料供给系统存在泄漏。然而,船上的官兵却没有注意到,在给舰载机加油的时候,经由战损管线泄漏的燃油蒸汽四处扩散。

到了中午12点多,因为一个电动机爆出的微弱火花,瞬间点燃了这些逃逸出来的燃油蒸汽,随之引发了爆炸和火灾。

不同于很多人的认知,航空母舰其实非常脆弱,尤其是它不仅要为自己存储燃料,同时还要为舰上各种战斗机存储燃料,相当于是一个汽油桶、加油站,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爆炸。

所以说,世界各地除了在储能安全上下功夫之外,另外一个就是寻找更安全的燃料。由于重油对比汽油、柴油,更加安全、耐用,于是重油燃料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像是我们的航母辽宁号,就使用了重油作为主要燃料,而舰载无人机,更是直接使用了重油发动机,既增加了作战能力,也提升了航母的整体安全,例如我们自主研发的舰载型无人机AR-500B,它就采用了由航瑞动力提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重油发动机。

另外,就中国本身的地理条件而言,还有一个必须发展重油发动机的现实原因,那就是:我们拥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相比于汽油发动机,重油发动机可以大大提高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进而提升无人机在高原地区地质勘探、紧急救援、输送物资等方面的任务执行能力。

2018年,由安徽航瑞动力研发的“云雀”发动机,在我国的昆仑山口等地,完成了首轮高原测试,增加了我们服务高原地区民众,保卫高原地区领土的能力

到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在重油发动机领域,中国并没有落后,甚至,我们中国已经引领了无人机的下一个时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186e65d055f26db9db7075c32ea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