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带着相机外出时,心中都会充满希望。
我希望能发现某个被摄主体,它能给我启迪,激励我拍摄一张 照片。但是这并不仅仅是一张普通照片—它融合了我的拍摄技术和独特的观看之道。
然而,虽然将相机举到眼前并按下快门的动作非常简单,但是要获得能满足我创作欲望的照片经常充满了挑战。
我渴望拍摄的照片能表达我的所见所感,我渴望与观众交流我 发现独特而美丽的事物时的奇妙感受。在那一瞬间,我渴望用照片 来分享我眼中的世界。
当我还是个摄影菜鸟时,我时常感觉到与这个目标之间距离遥远。即使我投 资了更多的设备,也对其越来越精通,但要稳定拍摄出“伟大”照片的能力依然 无法提高。
当然,我偶尔也能拍到这样的好照片,但是这些瞬间似乎更多地归功 于运气而不是任何才能或者技术。
虽然我热爱摄影,但是我必须承认,很多时候,当我外出拍摄归来,我会因 为无力定格我的所见与所感,而备感沮丧。
我只是简单地举起相机,对准人物、场所或者事物,然后用胶片或者数码 相机“记录”下这些。照片似乎与那些吸引我注意力的物体一模一样,但是那里应该还缺少些其他的—缺少我拍摄照片时的感受,特别是我所体会的激 情。
照片可能精确再现了我所见到的一切,但是它并未精确再现我所感受到的 一切。
那么区别在哪里?是什么最终使得我能稳定而持续地创作出我所追求的那种 影像呢?
答案很简单:我开始注意到光线的变化。
我觉得要解释观看之道如何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照片。 这张人形模特孤独地站在闹市街边的照片是很好的例子,它解释了对光线的觉醒 如何引导我创作了这张我最喜欢的照片。
这是一个清晨,在洛杉矶市中心的百老汇大街,这是我最喜欢的摄影地之 一。当时我正在大街的西侧向南走。我选择那个方向是因为清晨的太阳照在大街 的西侧,而东侧则位于阴影下。
虽然还未遇到中意的拍摄主题,我知道我需要的 正是这温暖、直射的晨曦。正因为关注光线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被摄主体,我可以马上知道该如何善用这光线。
我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正打算穿过马路时,偶然向右看去,看到了人行 道上这个孤独的人形模特。阳光从东侧穿过高楼之间的空隙,就像照在人物身上的聚光灯那样洒落下来,我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我快步走下人行道, 站在马路边,仔细构图。我不停地拍摄,仔细地调整构图和曝光。
人们匆匆走过,最多把人形模特看作路上的一个障碍物,但是我看到了一些 不同的东西:我看到了光线的方向如何展现了裙装的色彩和纹理。
我捕捉到的是 礼服上丰富的细节与周边平淡背景间的对比:街道和背后房屋颜色暗淡,缺乏亮 点。我拍摄时感到了一阵阵激动,因为我知道我发现并捕捉到了精彩的东西。
如果我没有留意光线,这张照片就不会存在。就像那天清晨很多其他人那 样,我可能只是把这个人形模特当作街上一个普通的物体,一个需要绕过的障 碍,而不是值得欣赏的东西,更别说拍摄照片了。
每一次我做演示或者主持讲习班,把这张照片展示在屏幕上时,我能听到 观众的反应。我知道如果我们一起走在街上,大多数人不会对这个人形模特产 生这样的反应。
他们不会像我那样观看它,因为他们没有观察光线。但是通过 我的照片,他们可以用与那个时刻的我同样的方式观看光线、人形模特、街道 以及这个世界。通过这张照片,我能够牵着他们的手说:“这就是我观看世界的 方式。”
所以,在我举起相机之前,我已经看到了我的照片,因为我能注意到光线。 我能认识我的被摄主体,因为我能认识光线的特性,以及它所具备的改变周围世 界的潜力。
问自己三个简单问题
这种观看方法的基础,是问你自己三个简单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不仅能指导你关注光线如何影响你的 被摄主体,而且能指导你如何调整相机的控制和功能,以拍摄一张成功的照片。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从对光线的感悟开始。
接下来,我会详细解释这三个问题。
留意光线来自哪里—包括它的来源和方向—能提示你如何设置相机以获 得最佳的曝光,也能指导你如何相对这个光线放置你的被摄主体或相机。
一旦你 开始观察光线来自哪里,你就开始训练你的眼睛,分析有多少种不同种类的光 线,以及光线接触到不同的物体后会如何变化(比如,它如何从一大面白墙上 反射)。
当你知道了光线从哪里来,就可以开始分析它的物理特性。如果光线来自中 午直射的太阳,你会在被摄主体和画面中其他元素的另一侧看到它产生的刺眼且 深暗的影子。
如果是一个多云天,同一个太阳被云层滤过,光线就会变得更加散 漫,所以影子会比较柔和,明暗之间的反差也会减弱。如果光源是一支蜡烛,那 么光线不仅会比较柔和,而且色彩上会非常温暖—与相机内置闪光灯产生的硬 朗光线会有明显不同。
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它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拍摄一张曝光良好、清晰锐利的 照片。在明亮的白天,你拥有充足的光线,这意味着在考虑可供使用的快门速 度、光圈和 ISO 感光度的组合时,你有很宽的选择余地。
而在低照度的环境里(比 如黄昏),选择的余地大受限制,你必须寻求折中—比如,使用低速快门,从 而牺牲清晰度;或者使用大光圈,从而牺牲景深范围。
这个例子里有个常见的摄影主体—花。我被这朵花吸引,觉得它是个不错 的拍摄主体。我可以用构图来强调这朵花的形状和色彩,拍摄几张照片,然后离 开。虽然这样也能拍到不错的照片,但是它并不能表现出在第一时间让我产生拍 摄欲望的那些特性。
所以,我停顿了一会儿,看了看光线是怎样的,从我的视角来考虑这朵花看 起来有些什么不同。当光线从正面照射花朵时,影像是一种效果。
但是当我调整 相机的位置,让光线从背后照射花朵时,我的取景器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完全不同 的画面。吸引我的色彩和纹理完全展现在眼前。我靠得更近一些来强调这些令我 激动的细节,而光线也让我得以强调这些细节。
拍摄的结果就是这张表达了我对 这朵花的个人感受的照片。这是我对光线的认识以及运用的直接结果。
Canon 20D | ISO 800 | f/3.5 @ 1/5000s
我拍摄这张花朵照片,希望表现的是光线照射在花瓣上产生的那种跃动色彩。
这些照片以及本书中更多的照片,拍摄的都不仅仅是主体本身,同时也是 那些光线。
照片里可以是人物、风光、轮胎或者门窗,但是我拍摄所有这些照片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这些纸面上的元素。我更想表达的,是驱使我拍摄的那种激情。
虽然第一张照片相当好,但是我依然想象着,如果让光线进入镜头之前,先透过这些花 瓣,会有些什么样的不同效果呢?尝试的结果是同一朵花截然不同的影像。
记住:你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并不是你能够拍摄的唯一一张。花点时 间,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光线与你的被摄主体之间的交流。让光线来引导你。
本文节选自《驾驭光线让现场光成就你的摄影佳作 典藏版》,了解详情请点击文末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