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自己的审美能力如何?你更注重审美本身的体验,还是人们对你审美能力的羡慕呢?
“天空之镜”本为自然形成的风景,可是越来越多人造的天空之镜兴起,这也暴露出人们的审美畸形。个人情操包含审美、道德和求知,作为重要的个人情操——审美,越来越来越成为情操是否高尚的标志。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情操是否高尚在于其本身审美能力,而不是人们对他的评价。这意味着,心理学中的审美能力,是基于个体本身体验的,而非衍生情绪。
正确的审美是个人体验
当个体沉浸在某个事物之中时,因而感到愉悦、平和、沉静、力量等种种体验。这种体验是基于个体本身的体验,而许多人的审美变成了这个样子:个体拿出某个事物(在著名景点的拍照),让人们感到羡慕的时候,个体会感受到一种优越感或者虚荣感,这种体验带来的愉悦远远超过景点本身给个体带来的愉悦体验。
以“天空之镜”为例子,人们不再因为身处天空之镜而感到愉悦,而是因为拍下了自己在天空之镜的照片,被朋友们称赞、羡慕而感到愉悦。这种现象,本质上就是一种畸形的审美。正确的审美是个人体验,或者至少大部分的愉悦感必须由“天空之镜”本身所带来的,而不是他人所带来的。
正确的审美是当下的体验
有许多朋友感到委屈,他们拍照也不是为了给朋友看,而是为了给将来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事实上,正确的审美是当下的体验,而不是为了将来某一天的体验。简单的例子,你拍下了气壮山河的大瀑布照片,此时你内心为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惊诧。到了将来的某一天,你拿出这个照片时,所能够体验到的惊诧已经远远不如当时了。
人们面对过去时,尽管也有美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遗憾,是放不下。人们对于未来有深切的向往和憧憬,也有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唯独,人们对当下的把握力度不够,不知道当下要做什么。而审美的本质就是,让你感觉到当下这一刻的存在。正如歌词里写的那样:“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学会珍惜当下,才是生活的本质。
正确的审美是积极的体验
审美本身应该带给人们积极的体验,或是给人以鼓舞,或是给人以勇气,或是给人以震撼,或是给人以思考,或是给人以力量。网络中曝光的“书法大师”,那个不叫审美,而是叫做猎奇。还有挂在艺术展览馆的香蕉,那个也不叫审美,而是哗众取宠。所有美的事物,都应该给人以积极的体验,否则人们所追求的就不再是美而是丑了。
培养高尚情操,就是培养正确的审美体验
1、事物能够带给我力量、勇气等积极体验
2、卓尔不群,有独立思考能力是高尚的情操
卓尔不群意味着你不要跟随大众的审美,而是要有自己的审美能力。这不是让你故意和大众审美区分开来,而是哪怕你的审美跟大众完全契合,也要出于你本身的审美价值,而不是为了盲目从众。“天空之镜”也不是一朝一夕火起来的,它首先是自然之物,其次是有卓尔不群的审美能力的艺术家、摄影师发现这是美的,最后大家看过之后达成共识才火起来的。最初认为天空之镜美的人,就是卓尔不群的人。
有独立思考要避免陷入自我中心的误区,你随手从路边捡起一块石子,你认为它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不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定义不是很好表述,但是它的外在表现是:当所有人都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时,你首先发现了它的价值,进而大家也慢慢接受了它的价值。
审美畸形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例如:过分在乎他人的眼光和评价,过分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和评价等。学会正确的审美方式,你才能够拥有一个健康、乐观、活泼的心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