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家园工程”,TA们不断推动物业治理高质量运行
动迁安置房小区往往存在物业费收缴难的问题,容易陷入“收不到物业费”与“物业服务质量降低”的循环。在高东镇,通过党建引领家园工程,30个动迁安置房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物业服务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全镇物业治理常态化高效运行。
高东镇有30个动迁安置房小区,物业治理存在不少共性问题。镇党委针对物业治理中的顽疾,坚持党建引领,实施“家园工程”,有效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与物业治理能力。
“家园工程”重视小区业委会与物业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帮助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建立物业费良性调升机制。而坚持党建引领、把关定向,是“家园工程”实实在在的“红色引擎”。
镇党委优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机制,充实组织力量,通过调整优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物业治理攻坚团队等措施,统筹党群、社会事业、房管等职能部门和专业化资源,在加强物业治理上形成合力,将党建引领组织化、体系化。
高东全镇5家物业服务企业均建立党支部并有效运转,由相关居民区党组织对其统筹联动,通过区域化党建、党建联建方式,有效发挥党组织凝聚、引领和服务功能,常态化推动协商、化解物业治理急难愁盼问题。各个动迁安置房小区具体情况不同,镇党委常态化汇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和业主代表意见建议,优化调整21个小区的停车管理方案,形成“一小区一方案”阶梯化、差异化的停车管理模式,有效缓解许多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电瓶车、新能源车充电问题是许多居民区新面对的治理议题,高东镇将其与停车费管理方案与收费标准等居民关切的民生事项一同讨论,通过例会协调,实现各片区服务标准和收费价格的相对统一。这项工作中,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和社区治理达人联动参与物业治理,共商共议拿出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方案。
另一方面,高东镇制定物业企业考核奖励方案,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物业服务企业,由业委会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更换,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始终把服务好居民放在首位。优质物业服务企业的规模化效应也得到放大,实现物业服务与基层治理“共融共促”。
例如在加装电梯工作中,高东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区域化管理优势,明确由物业企业统一开设加梯维保专项银行账户,按楼栋设立子账户,有效衔接电梯加装后日常管理和维保服务,解决好居民的后顾之忧。
常态化的高效、高质物业服务,让物业服务“质价相符”。目前高东已经建立物业费良性调升机制,以“按质论价、质价相符、优质优价”为目标,每5年为一个周期,统筹开展全镇小区物业服务信息公开、价格调整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9个小区物业费调升,形成物业费调升良性循环。
文字:赵天予
编辑:朱胜霞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