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火星7年后,“好奇号”在火星钻了两个孔,发现罕见物质

2020-05-21   小花的科技屋

原标题:登陆火星7年后,“好奇号”在火星钻了两个孔,发现罕见物质

笔者:三体-小遥

地球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变得与众不同,而火星作为太阳系内三颗岩石状行星之一,同样有存在生命的可能,人们一度将其作为“第二家园”,并且展开了移民计划。为了验证火星是否具备孕育生命的可能性,截止目前已经向该星球发射了多个探测器,“好奇号”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好奇号”探测器顺利开启了火星之旅,目前已经过去了7年,“好奇号”也成为目前在火星服役的唯一一个探测器。

在过去的7年里,“好奇号”发现了火星表面存在的古老河床,也探测到火星仍然存在2%的水,为人们探索火星生命的存在与否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后,科学家们对于火星生命的存在与否也更加好奇,虽然没有明显的生命迹象,但是仍然有科学家认为,火星表面存在微生物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好奇号”在火星著名的盖尔陨石坑内打了两个洞,试图从中获得更多有利线索。

加上,此前科学家们确定了火星上存在一定浓度的甲烷,更加坚定了人们进一步全面了解火星环境的信息。

“好奇号”钻出的第一个洞显示出了一定的“潮湿度”,于是科学家们认为,火星地表下也许存在大量液态水。但遗憾的是,随后的研究证明,这些许的潮湿只是沙粒被风吹到附近而已。

不过,“好奇号”随后打出的第二个洞中还有令人惊喜的一幕——火星表面居然有黏土。这也就意味着,火星上的该区域的含水量相对较高,或许曾经这里真的存在过大量液态水。

值得注意的是,“好奇号”工作的盖尔陨石坑是火星表面著名的陨石坑,科学家们一度认为这里是巨型湖泊,只是由于特殊的原因,大量液态水蒸发,不过这里仍然有可能发现沉积层,为人们寻找火星生命提供新的线索。

现阶段我们对火星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借助于“好奇号”收集的数据还远远不够,所以未来人们还将发射更多的探测器前往火星各地。说不定未来还会有宇航员对此进行实地考察,人类揭开火星的神秘面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