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声学系统设计的详细说明

2022-08-19     科技快谈网

以下将对声学系统设计精准化、轻量化、环保化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说明,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哦。

精准化

通过CAE或者实测分析,发现整车某一区域的噪声影响较大,就可以采用重点处理措施,而某一区域的噪声影响较小,就可以做一般处理措施,而不是统一采用提升整体厚度或者密度的方案。目前前围内隔音垫CIM工艺的应用,就是精准设计的实际应用。

首先将整个前围内隔音垫按不同区域分块,通过混响室-消声室法测试,得到每个区域的隔声量;再根据需要对薄弱的区域进行增强,对过设计的区域适当减弱,在布置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主要通过改变隔声层的厚度来改善隔声量。经过精准化设计,隔音垫的隔声层最终被设计成不等厚(不等面密度)的结构,如图所示。

不同厚度分布的前围内隔音垫

对于不等厚结构的零件,采用传统的热压成型和真空吸附成型的工艺是无法实现的,需要用到全新的CIM生产工艺。CIM工艺与注射成型工艺类似,但使用的原料不是一般的塑料粒子,而是热塑弹性体+固体的矿物填充的一种粒子。这样的不等厚设计,大大减小了零件的重量。但这种方案需要较高的模具费用,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轻量化

轻量化是各大主机厂多年来不断研究的方向,实现轻量化主要途径有: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

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产品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或降低零件重量,达到减重的目的。

吸声材料如聚丙烯纤维,较之传统棉纤维有轻质、吸声性能好、可回收等优点;新型三层消声结构(软毡+聚乙烯膜+热塑性毡)有望取代传统结构(PU/毡+EVA/EPDM),在提升高频吸声性能的同时减轻了消声结构20%~50%的重量。

环保化

环保也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有研究表明,由天然麻纤维和丙纶纤维复合而成的汽车内饰件产品及其生产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内饰加工工艺复杂、污染环境的问题,且该产品强度高、密度低、耐冲击,可以提高内饰件强度,减少整车重量,成品可进一步应用于门饰板、行李箱侧围板、车顶棚、衣帽架等位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055cad44f87afc0b79ae22d8a9458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