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倚天屠龙记》的时候,是不是被郭靖黄蓉之死感到惊愕万分?的确,郭靖是金庸笔下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而黄蓉则是金庸笔下最负有盛名的女主角,但金庸为何要将这一对模范夫妻写死?
让读者们感到困惑的还有一件事,即在神雕的末尾,黄药师仍是身轻体健、满面红光,他还和郭靖、杨过两位后起之秀在华山之巅口头比武论剑,成了神雕五绝之一。
在听闻了郭靖黄蓉被蒙古人所杀的噩耗之后,黄药师为何没有报仇雪恨?
一直以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毕竟在神雕时代,郭靖、杨过总能冲破艰难险阻,最终击败金轮法王和大汗蒙哥,替襄阳城解了燃眉之急,让百姓们免受蒙古铁骑的践踏。
然而在《倚天屠龙记》的原文里,我们却能看到这么一句话: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长大后才知道,金庸的写作特点是将虚拟的武侠故事和真实的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表面看上去荡气回肠,实则却是可歌可泣,只因金庸笔下的高手武功再高,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金庸只能顺势而为,将郭靖打造成了一位悲剧英雄。
既然襄阳城破无法避免,郭靖也无法击败忽必烈的十万铁骑,那东邪黄药师呢?他可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听闻女儿女婿的死讯之后,黄药师理应做些什么才对。
金庸笔下的黄药师离经叛道、性情古怪,是一个不喜欢热闹之人。在《神雕侠侣》的开篇,金庸就写道,黄药师性情怪僻,不喜热闹,与女儿女婿同处数月,不觉厌烦起来,留下一封书信,说要另寻清静之地闲居,径自飘然离岛。
然而当李莫愁在嘉兴陆家庄准备大杀特杀之时,黄药师却飘然而至,他用独门绝技弹指神通救下了程英。在绝情谷一役中,黄药师同样使出了弹指神通困住了试图逃脱的金轮法王。
无独有偶,在神雕的末尾,就当郭靖、黄蓉举办丐帮大会时,黄药师再一次飘然而至。原来黄药师一日在洞庭湖赏月,忽地听到了江湖中人齐聚襄阳城之事。担心自己的女儿女婿被针锋相对,黄药师登时远赴襄阳城。
书中是这么写的,黄药师道:“那个烟波钓叟武功不弱,性儿却有点古怪,我老头子担起心来,生怕他暗中要对我的好女儿、好女婿不利,于是悄悄跟了来。”
别看黄药师性情孤僻,可在谈及郭靖黄蓉时,他却用上了“好女儿”、“好女婿”如此肉麻的词语。
可见黄药师是一个外冷内热之人,尽管黄药师没有参加最后一次襄阳城大战,但听闻郭靖、黄蓉死在了蒙古鞑子的手里,黄药师的内心会不会有所触动?
我们知道,杨过在神雕的末尾甩出了三粒飞石击毙了大汗蒙哥。蒙哥一死,蒙古大军群龙无首之下登时大乱,被郭靖率领的兵马一路冲杀,最后只能夹起尾巴逃出了中原。
再看黄药师,他的弹指神通修炼多年,曾和客栈之中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有过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尽管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劲道十足,加之杨过又是年轻力壮,但黄药师的弹指神通一旦使将出来,也能和杨过斗个旗鼓相当。
因此,只要黄药师愿意,以他的弹指神通作为杀手锏,照理来说也能击杀大汗忽必烈,从而替惨死的女儿、女婿报仇雪恨。
不过可别忘了,早在神雕时代,忽必烈就能慧眼识人,大肆招揽了诸多高手伴随左右,好比金轮法王、尼摩星、潇湘子、尹克西就受命于忽必烈。
在亲眼目睹了金轮法王以及蒙哥的惨死之后,忽必烈恐怕更是对武林高手格外看重。为了避免走上蒙哥的旧路,攻破襄阳城之后,忽必烈已将蒙古第一高手带在身边。黄药师若要击杀忽必烈,势必要击败这位蒙古第一高手。
这位蒙古第一高手会是谁?
通过《倚天屠龙记》的原文设定,我们知道在多年之前,有一位妖道唤作百损道人,他自创的玄冥神掌阴狠无比,寒毒能深入对手的五脏六腑。即便对手起初能仗着轻功逃脱,最后也无法抵挡得住寒毒的不断侵蚀,继而毒发身亡。
在提及百损道人的时候,身为武林至尊的张三丰也是一脸无奈,原来为了救活身中玄冥寒毒的张无忌,张三丰竟联合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等弟子一起运功,都无法将张无忌体内的寒毒去除干净。
有意思的是,张无忌体内的寒毒来自于玄冥二老,作为玄冥二老的师父,百损道人施展的玄冥神掌恐怕更是匪夷所思。有百损道人陪伴在忽必烈身边,黄药师又怎能轻松击杀大汗忽必烈?
话虽如此,金庸也可以将黄药师试图报仇雪恨的故事铺开来写,不管黄药师是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是被百损道人反杀, 读者们依旧会看得如痴如醉、啧啧称奇,然而金庸为何却跳过了近百年的时间,让笔下的江湖世界直接来到了岌岌可危的元朝末年?
笔者认为,襄阳城破之后,整个中原都落到了蒙古人的手中,如果非要将这个时候的故事铺开来写,该如何避开这一段黑暗的岁月?正如金庸自己在连载版的《倚天屠龙记》里写的那样:元代中土沦于异族,百姓呻吟于蒙古的铁蹄之下,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抵抗官吏残暴,勉力自保……
的确,与其让读者们看得义愤填膺,倒不如避重就轻,就此跳过这一段血泪史,让后起之秀张无忌接过郭靖驱逐鞑虏的战旗。这样一来,作为后续之作的《倚天屠龙记》就具有更高的可读性和观赏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