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我是应该的”,专家:孩子有这些现象,养老钱赶紧藏兜里

2019-11-22   福娃谈育儿

现在很多家庭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样成为了家人的宝贝,再也没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做法。

很多父母和老人的孩子总是不以为然的说:“孩子捣蛋点是好事,说明聪明!”真的是这样吗?答案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

现在每个家庭的父母都想着把最好的赠送给孩子,对孩子百般呵护,从孩子的生活起居到吃穿住行,父母都会给予孩子最好的。

有的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在以后自己也慢慢懂得去回报;有的孩子觉得父母这样做是应该的,觉得他们就得养着,不懂得感恩和回报。

昨天晚上回家去附近公园溜达着,很多老人带着孩子出来散步。我去吃饭时,旁边坐着以为母子,他们点了2个菜,母亲说出去买个东西,让孩子先吃,当母亲买完东西回来之后,发现点的菜都被孩子吃完了,于是询问,你为什么不给妈妈留一点呢?结果孩子不以为然的说:“我不就是吃得多了一点吗”。

这位母亲听到这句话都惊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变成这样,他不仅不在乎妈妈整天忙工作的目的回家还要给做饭的那种艰辛,甚至还变得那么自私自利,丝毫不为别人考虑。

人们形容一个孩子没有良心的话,会用“白眼狼”这三个字说他。

倘若家里有这些表现的孩子,家长要赶紧纠正,还来得及。

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如果孩子将妈妈的对他的关心和照顾当成理所应当,那无疑,就是白眼狼的征兆之一。孩子长期把父母对他的在乎都看作应该的,那么就会有一天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就会让孩子学会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和回报。

用撒泼作为手段达到目的

被宠坏的孩子脾气一般都不好,以自我为中心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家里偶尔发发脾气,也觉得没什么;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被宠到对外人也总是发脾气,以为自己是“任何地方的中心”,那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不然长大了很难和人相处。

做事情索取好处才做

或许爸妈出于好心想锻炼孩子做事情,于是就提出“妈妈给你五块钱你去门口倒个垃圾”的教育方式。结果孩子变成了 “你先答应不让我去学校我才好好吃饭”,跟父母谈一些毫无道理的不正当条件,这都是孩子被宠坏了的样子。

不把长辈放在眼里

如果孩子经常无视家长,甚至指使家里的长辈为他做一些事,说明已经被宠坏了,长期以往的将孩子作为家庭中心,过度溺爱纵容。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改正,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变成“白眼狼”。

到底是什么将孩子变成白眼狼?

1. 过度宠溺孩子

父母为孩子事事代劳,递东西,做饭,穿衣服什么事情都帮忙做。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慢慢的失去了付出爱的能力。

有个朋友经常跟孩子说:家里什么事情都不需要你,你只需要好好学习就行。

有天朋友发烧,儿子中午放学回家吃饭,没想到不仅没有一句关心的话语,还遭到儿子的抱怨:“你病了,谁给我做饭?害我白跑一趟!”

朋友听完心里特别难受,整天为孩子做这做那的,甚至连牙膏都挤好,可是孩子竟然这样。

家长要清楚,当你们对孩子做得越多,就会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

2. 放纵孩子所有不合理行为

穿着鞋子踩沙发,霸占东西,目无长辈…….,无论惹出什么麻烦,父母总是会找到理由去袒护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犯的错误,无原则选择纵容。

逐渐在孩子心中养成无视规则,轻视别人,做什么事都不想后果。

孩子的行为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反而会慢慢的上升,说不定小时候的“熊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白眼狼”。

孩子变成了白眼狼,究其根本,是亲子之间缺乏界限:父母将本该由孩子自己面对的事情,揽到自己的肩上;孩子长大,也习惯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父母。

父母教育孩子,不是教他做“白眼狼”,也不是叫他做愚孝子,而是帮助孩子成为独立有主见的人。

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白眼狼”,家长们就不要总替孩子做一些本应该由孩子做的事情,让孩子承担些家务,相信孩子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

别什么事情都满足他,让孩子懂得,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