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镇范洼村村民孙长福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支持帮助下,流转土地40余亩试种高产芋头,一亩地纯收益能达到五六千元。小芋头不仅让孙长福个人生财有道,也为乡亲们提供了致富增收的示范样本。
范洼村一处水田两侧的芋头地里,一片绿意葱茏。微风拂过,送来一阵阵泥土和嫩芋的清香。
虽然一番劳作下来,孙长福早已汗透衣背,但芋头种植的高产量高效益让他越干越有劲,这点辛苦根本算不上什么。
新湖镇范洼村村民孙长福:“种芋头一亩地要比种植粮食作物能多收入5000块钱,比种植粮食作物高得多。”
范洼村生态良好,土壤肥沃。村民以前主要是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虽然条件好、产量高,但除去种子、农药、化肥以及人工成本,一亩地的收益也就在千把块钱,群众增收有限。
为此,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多方考察,瞄准调结构、促增收为群众想办法、趟路子。
新湖镇范洼村村民孙长福:“服务队去年来了以后,从外边了解到了种芋头收入要比种麦子和玉米两季收入要高。咱通过实地考察,流转了这些土地试种,带领着兄弟爷们从种植经济作物出发,增加村民的收入。”
芋头种植具有省时省力、投资少、收益高的明显优势。由于是第一年带头试种,孙长福处处精心、管护到位,40多亩芋头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孙长福对今年的收成信心满满。
新湖镇范洼村村民孙长福:“芋头的亩产能达到7000斤左右,最好的时候价格在(每斤)一块四五左右。支出的话,芋头种一亩地也就1100块钱,施肥达到1000,再加上1000块钱的人工,在3000块钱左右上。一亩地毛收入在1万左右,要远远比种植粮食作物高得的多。688-6349看今年芋头的长势,也算天公作美吧。这一片40多亩地能纯收入20多万。”
从投入到产出,孙长福的小算盘打得精细。在他看来,种植芋头的高收益就摆在那里,只要做成规模、创出品牌,这些小芋头也能成为乡亲们发家致富的敲门砖。
自己试种成功后,孙长福打算向身边群众传授经验,带领大家一起种植芋头,做大产业,让小康步伐更坚实、生活更幸福。
新湖镇范洼村村民孙长福:“通过种植芋头,增加了个人的收入了,咱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提高了,生活上也逐步奔向了小康。我本身也是个党员,想进一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