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是民俗中的门神之一,尉迟恭晚年在家悠闲度日,谢绝宾客,修心修行,享年74岁,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 658年)二月去世。尉迟恭的家乡离我家不远,留下的遗迹不少。尉迟恭青年的时候有勇有谋,后来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和宋金刚一起率军南下,攻下当时唐朝的晋阳、浍州,打败了李渊军队,公元 620年被李世民打败在美良川,又被围困在介休,经过劝降他和刘武周的另一将领寻相归附了唐朝,李世民封他为右一府统军。
李克用(公元856年—908年)是后唐献祖李国昌的第三子,母亲秦氏。生于神武川新城(在今山西雁门北部)。唐末将领,沙陀部人。生性勇猛急躁,骁勇善战,别名“李鸦儿”。有一目失明,又被称作“独眼龙”。他生前被称作晋王,在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时,追封为后唐太祖。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是曹魏的著名将领。曾经是丁原、董卓、吕布的部下。下邳之战后,归顺了曹操。以后一直随着曹操南征北战,战功累累。张辽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他为曹操统一北方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
斛律光(公元515年——572年),字明月,高车族,北齐朔州人、出身于将门之家,是北齐著名将领。高车族是一个在历史上只存在于朔州的少数民族,人口不多,能出现斛律光这么一位名人也算是奇迹了。斛律金以军功著称,被封为咸阳郡王,在北齐任左丞相,老将军在高欢军中唱《敕勒歌》古今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