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好又怎样?学了那么多,不知道想干啥 | 留学贤杂榜

2019-05-03   阅读第一

点击蓝字关注,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本期嘉宾钱虎

本科清华大学,硕士纽约大学

曾经的“优等生”

成年后却发现选错了专业

他给家长孩子什么忠告?

为什么成绩好,不一定成功?

读到硕士,才发现选错了专业

钱虎曾是典型“中式标准”的好学生。

成绩优异、直奔清华、念的是热门专业、硕士妥妥留美。

从纽约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律师行业。

但是没多久,他便陷入迷茫。这个职业好像不太适合自己。

念了6年法律,毕业后突然发现专业不对,人很痛苦。

“我觉得自己入错行了!作为一个职业律师,你应该看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风险二字;可是我好像不是这样的。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大大的机会!我似乎更适合做开拓性的事。”

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离开纽约,回到北京,先做了一家IT公司,失败了;又开了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不怎么成功。

艰难时住过地下室,不知道第二天会怎么样。

但是,成年人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很难回头。他决定再试试,坚持一下。

经过一路探索,钱虎最终落脚教育咨询。他庆幸地发现,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当你对一件事不知道疲倦,充满热情和能量,那就是找对了事业”, 钱虎说。

多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入错行的人,毕业这么多年,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干什么。

所以我一直跟学生们说:不要只关注成绩,你要知道你是谁,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这些思考是很有价值的,也是美国学校看重的东西。” —— 钱虎

钱虎每年接触很多学生,有的孩子成绩一般,最后被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美国名校录取;有的孩子成绩很好,却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

谈到留学,他说:“美国名校不是要选拔一个分数最高的人,他们更希望看到你是一个独立的,具备自我意识的人。

中国的太多孩子,很听话,做了很多年的题,取得了漂亮的成绩,却不知道如何做自己,未来想要什么。面对专业选择,人生选择,很多人是非常迷茫的。”

在成绩的比拼中,父母们也难免失去方向。

学生们在做水质调研

他曾经有一个学生,从小喜欢玩机器人,家里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父母原本很支持孩子探索兴趣。

可是到了快中考的时候,眼看着升学的压力,一家人开始不淡定了。

怎么办?应该继续支持孩子的兴趣?还是努力提高成绩,淡化兴趣?

后来,一家人深思熟虑后,决定把孩子送到了美国的一所高中。

学生们在编程营

在美国的学校,这个孩子也遇到各种困难。他喜欢机器人,想组一个社团,可是美国同学没人搭理他。

钱虎和老师们一步步的指导他:如何沟通、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获得支持。

孩子终于开始像一个独立的少年人那样,懂得定位自己,规划利用身边的资源。

他的机器人社团不仅获得了来自学校老师的赞助,开发了创新项目,还组队参加比赛。

虽然,这个孩子在中学阶段并没有获什么奖,SSAT成绩也很普通,但位于硅谷、崇尚创新创业的斯坦福大学看重他身上的“创业者”气质,录取了他!

学生们在编程营

钱虎说,他曾遇到很多类似的孩子,成绩并不拔尖,但他们通过一步步的自我发现和定位,最终走向了名校。

所以,他特别想跟家长们说:“与其打听托福要考多少分才能进名校?不如启发孩子多问问自己:你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你的兴趣和气质更符合哪所学校?

有时候,家长们以为,我的孩子成绩第一,就应该被哈佛录取。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美国大学看重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学术能力,更是这个孩子的自我认知、潜力和成熟度。

做教育,过程最重要

美国的学校,为什么要面试?

因为,他们希望看到一个人交流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纸成绩。

所以,钱虎很反对为了结果而“造假”。

造假不仅指修改成绩,还包括虚构孩子的经历,伪造课外作品等等。

学生在艺术课

有的家长会问:有这么严重吗?孩子幼儿园的手工,都是我和他爸做的!

但这么多年,钱虎看到很多孩子,虽然经过“各种包装”进了名校,却并没有在海外取得成功。

所以,他和他的两位合伙人(都是清华的校友),更希望创办一所课外的国际学校,而不仅是做做咨询。

学生们可以通过夏令营、课外活动、艺术探索、演讲课等等,最终具备海外学校需要的能力,而不是把自己包装成对方喜欢的样子。

钱虎说:做教育,最重要的是过程。

有了积累,有了自我认知,相信孩子们的未来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