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丨我们的小日子就像那绿树丛生,越来越有盼头!

2019-08-27     延川快讯

延川权威发布丨服务百姓生活

伴随着摩托车行进的声响,惠志雄和他的小黄狗在延川大禹山的绿树丛中时隐时现,拾起存放在山里的铁锹和箩筐,他开始认真地做起两年来一直都在做的几件同样的事情——平整被雨水冲坏的路面、捡拾垃圾、检查树木有无病虫害、巡查有无开挖山林、破坏植被、砍伐放牧、捕猎野生动物和火情火灾等现象。

惠志雄是延川县大禹街道办马家店村民,今年54岁,从2017年开始被安排为大禹山护林员。“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很重要也很有意义!”惠志雄一边忙着他未完成的工作,一边向记者说道。

原来,在惠志雄没有当护林员之前,退耕还林补助是家里唯一的一点固定收入。“一家人光糊个口倒还行,可我那一对儿女还都得上学呀!”当时的惠志雄唯一想到的赚钱路子就是去务工,可老母亲已年过九旬,他只能就近打些临工,“地方小了,人多活少,找个营生也不容易,也就零零碎碎赚点,勉强能顾得了家里的花费。”

然而,那时候的惠志雄最禁不起的就是天灾人祸,当得知妻子患病,需要做胆囊息肉切除手术的时候,家中没有多余的一分钱,全部医疗费都只能向亲朋好友去借,可借的钱还没有还完,倒霉的他又遇上车祸,右脚被碾伤。“这下借了一堆钱不说,我们两口子谁都做不了重体力活了,这咋把人熬煎坏了!”

就在惠志雄手足无措的时候,得知县上开始聘用护林员。“一个月800元,干得好年终还有400元奖励,这样算下来一年能有一万元的收入呢!”在算这笔账的时候,记者终于从他的脸上看到了轻松又喜悦的笑容,可见护林员这份工作对他而言真的很重要!

后来惠志雄如愿当上了护林员,他告诉记者,有了这笔收入,在帮扶干部给村里发展苹果产业的时候,他就敢放开手干了,直接承包了5亩苹果园,除去雇工钱和肥料花费,他在去年还净赚了将近1万元。护林员的工作让惠志雄的光景终于翻了身!

“刚开始就是为了赚一份收入,可是当上护林员以后,每天和这些草木打交道,慢慢也就明白了这份工作的真正意义。”在大禹山护林的这些日子里,惠志雄逐渐认识到,这些草木可以不再让延川大风天里黄沙四起,下雨时候山洪滚滚,可以让人重听到悦耳的虫鸣鸟叫,重见到那些曾消失了的野生动物,还能让延川人和外来游客都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如今的他开始以护林员为荣,如今他的小日子也像那绿树丛生,越来越有盼头。

护林员政策作为生态扶贫的一项可行举措,让延川的部分贫困百姓不再为钱发愁,而另一项政策更是让延川文安驿镇吕家河的全村村民都受了益。

提起吕家河,延川人都知道那是一个核桃村,村里满山满洼的核桃树漂亮极了,而待这些树结上果子的时候就会像绿宝石一样不止好看更有了价值。

1999年,全国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延川村庄吕家河自然也不另外,但是土地都还林了,村民们的收入还能靠什么?村书记吕增荣想到了栽植核桃树,这样一来既能响应国家号召,还能让村民们赚得一份收入。于是吕增荣带了一部分村民专门去黄龙进行了一次考察,学习核桃栽植技术,了解核桃销售情况后,村民们对书记提出的这个想法一致赞同,吕增荣便上报县上有关部门,且顺利地得到了批准支持。“一回到村里,我们就去黄龙买苗子,找技术员,栽植了1200多亩核桃幼苗全部都成活了!”吕增荣自豪地说。

作为经济林,吕家河的核桃林需要10年的兑现期才能交给个人盈利,同时也不再享受退耕还林补助。“以前栽植的核桃林不疏剪不翻地不施肥,又是老品种,根本没有收益。”于是,在兑现期满后,吕增荣又带领了6个村民再次来到黄龙,引进新品种的同时,将他们培训成技术员,为今后的新品种嫁接换头做准备。

“全部更换新品种以后,到了2014年,我们村核桃总收入就达到了10万左右。”见利后,吕家河村于2018年又新栽植了500亩核桃幼苗。“现在的新品种第二年就能挂果,而且核桃树不娇气好管理,今年下来,我们村的核桃收入估计就能达到50—60万呢。”吕增荣信心满满。

“以前种粮时候,温饱没有问题,但是有个病病灾灾、逢个红白事了,我们农民就得发愁了,现在栽了核桃,三个儿子和我的核桃林都我一人管,苦还都不重,卖了钱我自个儿留一点就够了,剩下的都能给儿子们补贴,他们靠粉刷手艺还又能赚一份收入!”吕家河村民吕文忠乐呵呵地说,“我们吕家河人如今都不愁过不上好光景!”

总编:杨美蓉

责编:张伟丨编辑:张歆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uI_1mwBJleJMoPMD7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