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千万人口,宁波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2020-04-06     宁波日报

2017年至2019年宁波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

2017年至2019年宁波市新增常住人口

记者 王心怡

“一座开放创新、幸福宜居的全球门户城市,到2049年,宁波市域常住人口约1000万。”这是两年前,“宁波2049”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描绘的图景。

如今,人口增长的脚步远快于预期——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宁波常住人口达到854.2万人,过去两年共新增常住人口53.7万人!

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张二华团队曾做过测算:按照目前的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宁波到2025年末常住人口规模在970万至1010万人之间,有望成为人口千万级城市。

人口正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城市间的“人口竞争”愈演愈烈,对于中国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城市而言,“千万人口”都是一个亟待突破的目标。

哪里有人气,哪里就有发展机遇

53.7万新增常住人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2019年象山的常住人口是53.1万人,也就是说,宁波这两年相当于增加了整个象山县的人口,并超过了奉化、江北、镇海等区的人口。

从目前各城市已公开披露的数据看,宁波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34万,在全国重点城市中可以排到第四位,仅次于杭州(55.4万)、深圳(41.22万)和广州(40.15万)。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里面,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国家繁荣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长”。哪里有人气,哪里就会聚集资源、繁荣经济、助推发展。

张二华认为:“我们看到,宁波经济总量在2018年突破万亿大关后,2019年又相继超过无锡、青岛和长沙,经济总量排名由2018年的第15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12位,人口规模的扩张体现了宁波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房地产行业对此是最为敏感的。

华星是宁波本地的房地产策划代理机构,在他们的观察中,这两年不断有新的房企进入宁波市场拿地。市六区范围内,2018年有8家,2019年有9家。其中,包括创维、海尔、联想&祥生、厦门国贸、中瑞恒基等开发商都不约而同地觉得,宁波的市场很好,在新一线城市中,能排得上前列了。

该公司资深市场专员杨建宏告诉记者:“新的开发商要进入一个城市,他们最关心的维度首先是这个城市距离中心能级城市有多远,在这点上,宁波离上海、杭州都不远,有优势。其次,他们会考虑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如何,宁波越来越明确的规划确实吸引了不少房企的眼光。”

另一方面,在本地人口持续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新增常住人口相当于给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最直接的表现是,人才的持续流入为疫情期间宁波的健康发展注入强有力的动能,一座城市的平稳运行和百万市场主体的正常生产,都需要人,既包括了车间操作工这样的一线工人,也涵盖了院士、高管、研发人员这样的“最强大脑”。

有三组数据是这样印证的——

2月26日,宁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复工,不到10天便“火力全开”;3月5日,宁波纳入电力监测的约3.5万户工业企业,复工电量比例超过90%,比浙江全省还要高出约3个百分点;3月9日,宁波有74.5%的上班族已经去公司报到打卡了,这个比例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是最高的。

那么,是不是人口越多越好呢?“宁波2049”规划表明,全市总人口要在2049年末控制在1200万人左右。

一直关注宁波发展,同样也是宁波人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修晓认为:一个城市的最佳常住人口规模,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条件等因素综合衡量,是一个动态调整的结果。对于当下854.2万人的宁波来说,人口规模还可以适当再扩大一些,打一点提前量,以抵消本地人口老龄化以及满足产业向高精尖升级的需求。

“当然,这样的人口规模无疑也对宁波在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劳工权益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如果人口容量过载,宁波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甚至文化设施跟不上,城市居民的舒适感会大打折扣,人口快速聚集也会造成就医难、入学难等问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sW2THEBiuFnsJQVfF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