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丨二战德军摩托车,放在今天依然拉风

2020-01-19     武器看点


德军 尊达普KS600摩托车

二战德军摩托车,放在今天依然拉风:

在整个二战期间,摩托车凭借造价低、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强的特点,被二战德军广泛装备前线部队。无论是欧洲战场、苏德战场、还是北非战场,都能够在前线看到军用摩托车的身影,它适合于士兵在执行侦察、通信等多种任务时使用,在危急关头,亦可搭载轻武器进行战斗。军用摩托车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道路适应性好,越野能力强,并且便于隐蔽,车上还能搭载武器等,因此,它非常适用于侦察、通信/联络,搭载武器后还可以用来冲锋陷阵。这些优点使军用摩托车在二战中被德军广泛应用,从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到苏德战场,到处都可以看到法西斯德军大量装备的军用摩托车。在德军重型挎斗摩托车上通常配置有1挺MG34/MG42机枪,携带有50发装3盒机枪子弹和1个备用轮胎、1个备用枪管以及5升备用燃油、打气筒、千斤顶及随车工具等。

在二战期间,德国研制及生产军用摩托的厂家主要有:宝马(BMW)、宗达普(Zündapp)、NSU及DKW等公司。这些公司研制及生产的摩托车,绝对算是那个时代的顶尖装备,在宝马系列军用摩托车中,R75三轮挎斗摩托车最为经典,相信大伙们应该在各类二战影视作品中见过它的身影,此车从1940年一直生产到1944年,在德军中装备数量很多。在当时,R75凭借良好的灵活性与可靠性,广泛应用于欧洲、苏德及北非战场。

德国陆军装备的军用摩托大多采用德国灰涂装,空军则为黑灰色,非洲军团为沙黄色,在前线使用时会根据需要由官兵自行涂装迷彩,部队番号标志则习惯性的涂在挎斗的正前方。二战中,纳粹德军的军用摩托车一直冲锋陷阵在最前方,它们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极大地刺激了苏联军用摩托车的发展。和希特勒一样,斯大林从来没骑过摩托车,但在苏德战争爆发前他已经看到了德军大量装备的摩托车带来的种种优势,他迫切希望为苏军装备这样一种用途广泛的军用摩托,他看中了当时德军的宝马R71,并授意有关部门同德国商谈引进事宜,但当时正忙于入侵波兰的希特勒无暇顾及此事,于是苏联人偷偷地弄到了5辆宝马R71摩托车进行仿制,仿制成功的摩托车叫作M72,这可能是二战中苏德双方唯一使用的非缴获的相同装备。

长江750军用摩托车

战后,M72的技术被转让给苏联的盟友,中国也获得了此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长江750军用摩托车,M72以及长江750等摩托车作为宝马R71的继承者持续生产了半个世纪以上,它们忠实地保留了宝马R71的主要特征,今天已经成了兵器收藏者中十分珍贵的收藏品,售价高得惊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kOkv28BjYh_GJGVK-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