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最近来了很多新同学,
蓝字”,
右上角“···”,
将奇果酱“设为星标”,
以免错过重要消息哦~
伴随着 App 越来越大,手机存储空间的大小,成了用户购机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以前的功能机时代,4G 就够用,现在动辄 256G、512G,甚至 1 个 T 的存储空间,也有点捉襟见肘。
拿备受吐槽的微信来说,动辄占用几十上百个 G 的空间,已经见怪不怪。
也因此,手机厂商也不得不针对用户的这个需求,进行各种优化。
比如,在前不久发布的小米 14 系列上,小米带来了一项有意思的技术“UltraSpace 存储扩容”功能。
(图源小米发布会)
据悉,小米对原本存储空间预留出的、用来控制各种优化机制的部分,重新优化了相关算法和固件。
如此一来,256GB、512GB 的小米 14 Pro,用户可以分别获得额外 8GB、16GB的空间,还是非常香的。
而不止小米,华为也在为用户腾出手机存储空间这件事上,颇有建树!
在去年发布的华为 Mate 50 系列上,华为推出了“超空间存储压缩”功能,有效解决了内存占用的问题。
简单来说,华为这项技术主打一个“去重”,即通过比对文件特征,将重复的文件提取出来、且只保留一份。
(图源华为官网,下同)
比如微信由于文件保存机制的问题,通常一份文件能会重复保存很多次,而这项技术就能给手机瘦身。
根据介绍,借助华为这项技术,256GB 的机型最多可以节省 20GB 空间。
而就在这两天,华为又带来了一项更猛的技术,据悉可节省超 70% 的存储空间。
没错,它就是华为智能视频存储 OceanStor IVS3800 技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和此前针对手机的文件、App 压缩不同,这项新技术针对的是视频图像。
近日,华为智能视频存储 OceanStor IVS3800 技术通过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测评。
如此一来,该技术成了全国首款通过“视频图像重压缩技术评测指标及方法”标准的技术。
这里,果同学有必要为大家简单科普一下该团体标准。
此前,视频存储行业标准呈缺失状态,这导致各家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差异大,存储效果参差不齐。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导的《视频图像重压缩技术评测指标及方法》团体标准,应运而生。
该团体标准,主要有三个参考指标,包括主观质量评价、客观质量损伤和智能分析。
经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测评,在 5 分制下,华为智能视频存储 OceanStor IVS3800 获得了 4.92 的高分。
相比于之前的编码损坏,压缩效果不佳,华为这项技术基于软硬件结合编码的方式,实现了视频图像二次深度编码。
如此回来,1TB 可以当 3TB 使用,最大可节省 70% 的空间。
不得不说,确实有点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技术目前只适用于服务器存储方面,官方并没有直接表示会应用于手机。
当然了,下放到手机,想必也只是迟早的事儿。
就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戳这里,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