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今天在圈内的地位,远非郭德纲和周立波所能及。在我看来,区别就在于这么多年来,赵本山并没有做“一枝独秀”,孤军奋战,而是让每个弟子都很强大。更使得本山传媒如日中天。
能有今天,得要佩服赵本山除了营销搞得好,更懂得整合资源。
整合品牌资源光靠“赵本山”这个一个主品牌是不行的,太过于单一,所以“本山大叔”马上想到要推出自己的子品牌。
因为他知道只有品牌多了,本山传媒才能壮大。把更多的子品牌整合在一起,是“本山大叔”最睿智的一面。
从2005年让徒弟蔡维利、王小虎在春晚小品《功夫》中扮演“小忽悠”的双双登场,到陆续让小沈阳、王小利在央视春晚的高调亮相。
小沈阳的一夜火爆、王小利的迅速走红以及旗下弟子的纷纷崭露头角,都充分显示出赵本山的子品牌战略是正确的,他们不仅为“本山大叔”脸上增了光,更为本山传媒挣了钱,可谓两全其美。
同时子品牌多了,就降低了某一个子“品牌”过于强大的问题。徒弟的翅膀硬了的时候,就难免要单飞。
郭德纲的弟子纷纷退出德云社,让我们更佩服赵本山管理“团队”的能力。
整合媒体资源,一方面赵本山重视每个人的价值,每个徒弟,他都设法给他们戏演,每一次发展的机会都考虑到手下的徒弟们。这让每个人找到了发挥自身价值的平台。
另一方面企业要发展,品牌要成长,尤其是娱乐圈没有媒体的参与是不行的,赵本山深谙此道。
整合媒介不能单纯理解为打广告那么简单,得借势借力。我们看到在对媒介的资源整合上,赵本山可谓招式娴熟,这与他在央视春晚混了二十几年不无关系。
从央视、辽宁卫视、黑龙江卫视到网络传媒、地方影剧院,媒体提供的广阔平台是本山传媒艺人露脸的好机会。演员也怕酒香烂在巷子里,尤其是未成名之前,更是希望有在舞台上展现的机会。
媒体整合对于赵本山来说就是免费买了别人花巨资都不可能买到的黄金时段,一方面媒体需要赵本山和他的二人转团队的支持来增加收视率,另一方面他的徒弟们也需要机会在媒体上露脸,来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赵本山对艺人的管理,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他曾经说过:“管理艺人,你光用制度去约束是不好使的。那都是野马,你上来就给他上套,绳儿会拉断的。我和他们之间,首先是感情化的,就像他们父亲一样,有时候比父亲的责任还大。然后我给他们戏拍,让他们火,他就不敢得瑟了。最后把所有规矩形成制度,一条一条写出来,谁犯哪条,拿哪条钱。钱能治他们。罚款最多的,一下让他掏10万。”
除了公司内部也有完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每次拜师仪式结束,他都向徒弟们赠送他亲笔写的“国法家规”为信物。
镶嵌“国法家规”四个字的石头,上万块钱一块儿,是他亲自选的,以示这四个字的分量。对演出的质量的监控,以及每个演员演出走穴都有严格的规定,谁违反规定谁就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