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与不帮,救与不救,只在一念之间......
路遇老人摔倒,有人默不作声快步走去,有人一旁围观不愿想救,有人拨打急救电话救助,有人上前积极进行帮助。这不是个新问题,就像曾经的“扶不扶”一样,确实难做抉择。
大家为何不愿上前帮忙?一是害怕摊上事儿,被老人恶意碰瓷,这绝非空穴来潮,曾有数人被坑被骗,二是有要紧事要忙,没时间去帮忙,顾不得去救人,毕竟大家都要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悄然走去或积极帮助,这无关对错。只是有时你的小行为,将摔倒的老人扶起,对昏倒的老人施救,拯救的不只是老人,更是老人的家庭。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有的人好心没好报,积极上前帮忙,最后赔得一干二净,本是一片好心,还落得个多管闲事、进行高额赔偿的下场,可有的人不同,他会选择积极施救。
事情发生在湖南某地,一位老人在街边昏倒,引得众人围观,只是没人上前帮助。一名热心学生见到此事,便选择上前救护,虽说手法有些生疏,但却非常努力地进行施救。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大概率是犯病了,而一旁的热心学生,则背着书包穿着橙色的衬衫,先是进行人工呼吸,随后便是心肺复苏,动作流畅但不是很熟练。
周围有人停下观看,有人拿着手机录像,有人从远处走来,他的同学则吃着冰激凌、背着书包、拿着水壶,热心学生带着眼镜,一看就是有文化的样子,而他也可能学过这方面知识。
事情公布后,引起网友热议,大家褒贬不一,有人对围观路人进行指责批评,有人赞扬热心学生的做法,有人说学生的好心行为,应该得到物质奖励,这是他应得的。
有人说围观的路边什么都不懂,还不如一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面对此情此景只晓得冷眼旁观,真不知是铁石心肠,还是另有他因,但围观的做法可以理解,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人说热心学生年纪轻轻,就懂得对老人进行施救,虽说手法不是很熟练,但他却在积极努力的,帮助这位摔倒的老人,他是周围人学习的榜样,是学生们应该效仿的“偶像”。
有人说老人在当街昏倒,决不是偶然现象,家人应该带他去医院看看,或者本身身子骨就不好,就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外出,若不是遇到这位热心小伙,后果不堪设想。
任何时候都要为健康安全考虑,这名学生用行动证明,急救知识有大用,学校课上也会教授这些知识,只希望大家能将此事当回事,能够高度重视,万一那天就能用得着呢?
至于是否要给学生物质奖励,大家各有各的看法,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认为应该给予物质奖励的,都说这能鼓励他人迎难而上,没有奖励可能会让人心寒。
也有不少人认为做好事应该不图回报,发扬优秀品质,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可仔细想想,路过的人群中,又有几人是学生呢?与其给予精神嘉奖,不妨给予物质奖励,更现实些。
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选择上前施救或围观,没有对错之分,上前施救是看情况紧急,懂得为他人考虑,选择围观甚至一走了之的,都是为自身利益着想,毕竟谁都不想摊上事儿。
这位热心学生的行为,值得大家点赞,他的一个行为感动无数人,更有可能拯救了一个家庭。只希望大家遇到类似的事,能够深思熟虑,做出自己认为对的选择。
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