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怼”谢娜获500万点赞:父爱的深度,决定孩子幸福的高度

2022-10-19     墨渲旅行

原标题:张杰“怼”谢娜获500万点赞:父爱的深度,决定孩子幸福的高度

最近,谢娜的一则微博视频,引发网友热评。

视频里,奶爸张杰正耐心给女儿讲故事,夸张的语调、搞怪的变音,魔性的笑声,逗得女儿咯咯直笑。

即使没画面,听声音都能感受到爸爸对女儿浓浓的爱。

自从成为父亲,张杰就被网友戏称为“宠女狂魔”:

孩子还未出生,他就把对孩子宠溺的想象写进歌里,一首《Precious》,满屏的父爱。

谢娜生产的那段时间,张杰推掉所有通告,专心陪伴妻子和女儿,好丈夫、好爸爸的形象满分。

上综艺,他还被嘉宾调侃:“怎么当了爸变傻了,无时无刻不在挂念女儿。”

只要谈到女儿,张杰就收不住话匣子。

连谢娜都怼张杰说,很吃醋!

以前,妈妈要去上班,女儿都会依依不舍;后来,女儿“无情”地说:“妈妈,你去工作吧,有爸爸陪我就好了~”

张杰回“怼”说:这是幸福的“嫉妒”啊。

对妈妈而言,“不缺席”的丈夫是她育儿路上最大的依靠;对孩子而言,“不吝惜”陪伴的爸爸,是他成长路上最甜蜜的回忆。

在孩子人生的各个阶段,陪伴他、保护他、教育他、引导他,成为开启他未知世界的那个领路人,是爸爸的必修课。

1

刚柔并济的父爱

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

最近重温综艺节目《想想办法吧!爸爸》,看了李承铉的带娃方式后,才知道原来真的有“王者猫爸”。

李承铉在节目中,首次让人眼前一亮,是在机场的“寻蛋事件”中。

女儿Lucky有一个爱不释手的美妆蛋,旧旧的,已经被外婆缝补了好多次。

乘飞机的时候Lucky困了想要睡觉,就把它随手放在一旁,结果下了飞机才发现自己把它弄丢了。

一般来说,当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弄丢了,家长大多会嫌麻烦,要么劝说孩子放弃寻找,然后安慰他再买新的,要么就警示他自己粗心就要自己承担后果。

但李承铉却选择立刻跑回机场找工作人员帮忙寻找,因为他知道那颗“蛋”虽然看起来脏兮兮的,但对Lucky来说却无可替代。

历经波折之后,Lucky的玩具终于被找到了。

在这一刻,李承铉开心得就像找回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

如果理解是父母对孩子最高级的爱护,那此刻的他应该做到了100分。

但他对Lucky并不是一味地溺爱,女儿的“宝贝”失而复得后,他还会温柔耐心地告诉Lucky“在意的东西你不能乱放”。

而且,他还反复向Lucky强调“为了这个麻烦了好多人”,因为他特别重视Lucky是否懂得为别人考虑。

他还和大家分享,有次带Lucky出去玩,他碰见有的小朋友朝别人吐口水、扔东西,但旁边的家长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着“没关系啊,他还是个孩子”。

李承铉十分反感这种现像,所以他格外重视Lucky的礼貌意识。

绝对不能做的事情,他就会认真地告诉她不能做,如果做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也正因如此,Lucky在一时兴奋捂住别人的嘴之后,很及时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接着她便主动道歉,甚至还会有理有据地劝服别的小朋友一起道歉。

在原则和安全教育上,李承铉更是不留余地。

Lucky甚至因此挨过爸爸两次打,一次是因为偏要用化妆品,还有一次是因为玩电源插头。

在细枝末节的小事上温柔引导,在规则和底线方面极度严格。

不得不说,李承铉做爸爸真的很有智慧。

有位名人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

养孩子只有宠爱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懂得在教育上刚柔并济的父亲,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引导者。

2

父亲是榜样,家才有方向

网上看到一则视频:

一位父亲带着3岁的女儿在广场的台阶上认真地读书,大大的身影和小小的人儿,远远看上去就格外温馨。

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父亲说他是一名中学老师,女儿在自己的影响下喜爱上了读书。

“她现在能认识500多个字了,不喜欢玩手机,就喜欢读书,而且现在是她自己想读书,不是我让她读。”

孩子才3岁,就已经养成了自我阅读的好习惯,这位父亲,功不可没。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写过一本书,名为《父亲的含义是榜样》,书中提到他父亲对他的教育,和他自己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教育。

郑渊洁的父亲郑洪升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就是郑渊洁,最后成为了作家、儿童教育专家,二儿子成了信鸽大王,小女儿则成为了一名中药药剂师。

在郑洪升的影响下,郑渊洁对自己儿子郑亚旗的教育,也沿袭了“身教法”。

“为人父这么多年,最深刻的体会就是,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一个合格的父亲,不需要多么有钱、有本事,而是让自己的事业和孩子一起成长,当自己成为了孩子眼里憧憬的榜样,又何愁他会踏上人生弯路。

有父亲以身作则带头领路,家庭的未来才有方向。

家庭中有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就会有一个幸福的母亲,在家庭的“镜子”里就是一副和谐的景象。

其实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但相比于一味的批判或溺爱,基于爱的鼓励和刚柔并济的教导,才是孩子最愿接受的方式,也是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方式。

为人父母是一场需要爱的旅程,请用最饱满的爱点缀孩子的心灵,为他的人生添一抹鲜亮的温柔底色。

好的家庭氛围,就是好的教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f49e8a894b7e6c1935810aa0758c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