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贤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为何不惧12架战机追击,驾机投诚大陆

2022-08-18   张生全精彩历史

原标题:林贤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为何不惧12架战机追击,驾机投诚大陆

1989年2月11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丰顺乡下一所小学校的操场上,突然坠下一架战机,巨大的声音惊动了在学校值班的老师。

老师警惕地查看了坠毁的飞机后,发现上面没有飞行员。觉得蹊跷的他赶紧在学校周围巡查了一圈,结果他出校门不远,就看到跌坐在水田里的林贤顺。

当时,林贤顺还穿着国民党空军飞行员的制服。不过,由于他讲着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老师误以为他是解放军,还问他是哪个部队的?结果林贤顺却告诉他,自己是台湾的空军飞行员。

那么,林贤顺为何会飞到大陆来呢?他究竟是敌是友呢?

林贤顺确实是台湾的空军飞行员,而且他在飞到大陆来之前,才被提拔为台东空军基地某飞行中队的辅导员,而且他也是一名技术精湛的优秀飞行员。因此国民党当局对他颇为看重,给予他的待遇也很优厚。

不过,在林贤顺那里,升职加薪固然是可喜的事情。但是,由于新职务的主要内容,就是不断强化官兵忠于国民党的思想。而在进行思想强化的同时,还要不断宣传反共思想。林贤顺一直对大陆有着很深的感情,因此他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天天做的和说的,都不是自己想做想说的,因此他在工作中丝毫体会不到乐趣。

林贤顺出生在台湾省苗栗县。他的父母都以种田为生,经济并不宽裕。不过,为了让林贤顺摆脱当农民的命运,父母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林贤顺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懂事的林贤顺在读完中学后,没有学别人继续考大学,而是选择报考了有补助津贴的军校。由于他不管是训练还是学习都异常刻苦,再加上成绩优异,因此他后来被保送到了台湾空军军官学校。

毕业后,林贤顺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了台东空军基地,在那里开始苦练驾驶F-86战机。

尽管林贤顺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可是他的内心却对大陆有着很深的感情,这和从小在父亲那里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父亲告诉林贤顺,他们祖上一直在大陆,是客家人,父母也是在大陆出生和成长的。后来到了抗战时期,父母赶在梅州沦陷前,迫于生计,才渡海到了台湾。

每当讲起往事,父母就会告诉林贤顺,不管到了哪里,根还是在大陆。除此外,父母还经常和林贤顺聊起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等。久而久之,林贤顺对广东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他非常渴望有一天能去广东寻根问祖,进一步了解先祖们生活过的地方。

不过,台湾和大陆当时的关系还处在很紧张的时候,因此一海之隔的广东,让林贤顺看上去觉得那么近,却又遥不可及。

其实,林贤顺也听说过有空军飞行员起义回大陆的新闻,他钦佩那些人的魄力,认为他们都是真英雄。不过忠于命令和纪律的林贤顺,却始终没有想过要效仿他们。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林贤顺后来又被调到了桃园空军基地,在那里担任第5大 队26中队的情报官。在那里,林贤顺结识了空军少校黄植诚。结果他发现,黄植诚也和他一样,一直希望起义回大陆。因为有共同的想法,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1年,林贤顺再次被调回台东空军基地。就在他调任不久,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大新闻,黄植诚驾机回到大陆。

黄植诚比林贤顺大1岁,出身却和林贤顺有着天差地别,他是空军世家后裔。不仅他的父亲是国民党空军高级将领,他的二哥也是空军少校,姐夫亦是空军中校,就连他母亲,也因为教子有方,为国民党培养了几个好空军飞行员苗子,被国民党空军部队评为了“模范母亲”。

黄植诚是一位王牌飞行员,不仅能驾驶5种不同的战机,而且飞行时长也在2100小时以上,是国民党空军飞行员中的佼佼者。26岁的时候,他晋升为空军少校,并凭着丰富的飞行经验,成为飞行考核官。凭他无人能及的飞行技术,再加上人脉关系深厚,他是很有希望在30岁之前,跻身国民党空军高层的。

而大陆在当时还在艰苦奋斗阶段,不管经济上还是军队待遇上,都远远不及台湾。但黄植诚无视荣华富贵,冒着生死危险起义回大陆。这大大地刺激了林贤顺,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诚大陆的想法。

转眼就到了1988年,林贤顺由于工作出色,在这一年被提拔为飞行中队辅导员,主抓飞行员的思想动态。

只不过,林贤顺在工作中过得很不愉快,他每天在给飞行员们做思想强化时,都对自己的一些说法不能苟同,因此精神上非常压抑。另外,林贤顺和妻子的关系也闹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两人只要在一起,就避免不了唇枪舌战,久而久之,林贤顺对婚姻生活陷入了绝望。

在这种极度抑郁的情况下,林贤顺行动了。

1989年2月11日,林贤顺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到,台湾虽然是个阴天,但大陆那边却是晴天。在林贤顺看来,这正是起义的好机会。一方面,台湾这边的阴天会给雷达搜索造成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大陆的晴天也能对他寻找机场降落有利。

那天,林贤顺若无其事地走向飞机跑道,对即将起飞的飞机做了例行检查。这时,他看到一架F-5E战机已经加好油。经过询问,他得知飞行员一会就要过来了,于是他告诉地勤人员,接到了由他来驾驶这架飞机的命令。

这种事在之前也是有过的,所以地勤人员并没有起疑。他也泰然地坐进驾驶舱,并发动引擎飞向了天空。

很快,林贤顺驾驶着飞机飞到了台湾海峡,他先是关闭了飞机上的无线电通讯设备。接着,为了避免被雷达搜索到行踪,又把飞机控制在离海面20米左右的高度继续飞行。

就在林贤顺驾机飞行的时候,台东空军基地的长官已经意识到他“驾机叛逃”了,于是在长官的命令下,12架战机开始追击林贤顺。

好在此时已经过去了好几分钟,所以12架飞机尽管穷追不舍,但是由于林贤顺是贴着海面飞行,因此他们的搜索引擎上,根本找不到林贤顺的踪迹。

长官担心林贤顺会飞越所谓的“海峡中线”。因为只要过了“海峡中线”,就一定会遭到大陆战机的围追堵截。所以长官在情急之下,下达了“只要目标飞过海峡中线,立即击毙”的命令。

林贤顺由于关闭了无线通讯设备,对身后有12架战机追击他的事情一无所知,这倒让他能在飞行过程中心无旁骛。这样驾驶着飞机继续飞行了20分钟,他就顺利地飞过了“海峡中线”。结果,就在他飞过“海峡中线”的时候,12架战机也搜索到了他的行踪并尾随而来。眼看到就要抓住他了,12架战机为了立功请赏,也毫不犹豫地飞过“海峡中线”,准备对他进行射击。

不过,就在这紧要关头,大陆人民解放军飞行员也驾驶着两架战机迎头而上,与12架台湾战机在空中形成了紧张的对峙关系。

台东空军基地指挥部得知情况后,知道只要动手,一场大战就很难避免。于是指挥部的长官下达了收兵的命令。军令如山,国民党空军飞行员也不敢恋战,只能掉转机头,往台湾方向飞去。

那么,解放军飞行员是怎么发现那12架台湾战机的呢?

原来,台东空军基地在搜寻林贤顺未果后,着急之下,竟用明语下达追击令,结果这一信号被我军侦察到了。在得知林贤顺投诚大陆正被围追堵截时,我军立刻派出2架战机飞向“海峡中线”,为林贤顺护航。

可惜的是,12架台湾战机退回台湾后,我军的2架战机,却没能发现林贤顺的踪迹。原来在飞过“海峡中线”后,林贤顺虽然打开了无线电通讯设备,可是由于两岸飞机的无线电设备装置不一样,因此我军没有办法与他取得联系。

林贤顺没有地图,又对环境不熟,所以他先是在汕头飞了几圈后,由于找不到机场,眼看着燃油耗尽,他只得向丰顺方向飞去。但是在丰顺,他依然没有找到机场。无奈之下,他只能向郊区偏僻开阔的地方飞去,在燃油耗尽后,他不得不弃机逃生。

于是,就有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林贤顺很快就被广州军区副司令接到了广州。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得知被12架战机追击,差点没命的消息。

我军对他的投诚非常重视,不光高层领导对他进行了慰问,就连正在北京军区工作的黄植诚,也给他打来了电话。

1989年10月,林贤顺被委以重任,担任石家庄某空军航校的副参谋长。次年,由于他培养了不少优秀的飞行员,被晋升为上校军衔。

尽管在大陆的待遇,远不如在台湾的待遇,但林贤顺却非常高兴。他说,比起荣华富贵,实现理想更重要。他现在已经是一名人民解放军了,他相信他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1991年,林贤顺几经沟通,终于与妻子离婚。随后在组织的关怀下,他和石家庄电视台的一名播音员走到了一起,并育有一女。

有人也问过林贤顺,假如让他重新选择,他会不会回大陆?林贤顺坚定地说,当然会,他觉得回到大陆后,就像回到了家一样,特别亲切,特别满足,所以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