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自然、朴茂、雄强——汉印颜值爆表!学印岂能无视?

2019-07-29     丹青砚遇

“昌威德男家丞”铜印,印面2.32.3cm,通高1.8cm。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昌威德男家丞”。 此为新莽时封爵属官印。印文中之“男”系指男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一,《汉书·王莽传》载:“……于是封者高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爵为关内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数百人。”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封王氏齐之属为侯,大功为伯,小功为子,缌麻为男……皆授印。”王莽时的封爵实是虚衔。王莽纂汉,袭取五德终始之说,标榜自己受命于天,神化其政权。他依《周官》、《王制》之文更改官制,废除汉爵制,制定五等爵制与四等封地制,为其政权之合理性找寻历史依据。

“常乐苍龙曲侯”铜印,印面2.32.3cm,通高2.2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常乐苍龙曲侯”。 此为新莽时太卫属官之印。

“楚永苍丞”铜印,印面2.12.1cm,通高1.5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楚永苍丞”四字。 印文中之“楚”系指西汉时之楚王国。《汉书;地理志》载:“楚国,高帝置。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汉书·楚元王传》亦载:“楚元王刘交,高帝弟。汉六年,立交为楚王,王薜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楚永苍丞”铜印 为西汉时王国官印。

“柜长之印”铜印,印面2.22.3cm,通高1.9cm。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柜长之印”四字。 印文之“柜”系县名。《汉书·地理志》琅邪郡下载“柜,根艾水东入海,莽曰祓同”。《补注》引钱大昕曰:“根当为柜。”“长”即县主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减万户为长,秩五百至三百石”。 “柜长之印”铜印为西汉时县官印。

“海盐右丞”铜印,印面2.22.2cm,通高1.9cm。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右上起横读“海盐右丞”四字。“海盐”系秦汉时之县名,《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下中载“海盐,故武原,有盐官”。此为西汉时官印。

“金乡国丞”铜印,印面2.32.2cm,通高2.0cm。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金乡国丞”四字。金乡国,《汉书·地理志》失载,此印可补其缺佚。此为西汉时侯国官印。

“渭成令印”铜印,印面2.32.3cm,通高1.9cm。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渭成令印”四字,“令印”二字末笔下折,为西汉印文特点。 此为西汉时县官印。

“武陵尉印”铜印,印面2.32.3cm,通高2.1cm。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武陵尉印”四字。尉系指郡尉。《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景帝中元二年,更名都尉”。此印为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前郡都尉之印。

“山阳尉丞”铜印,印面2.32.2cm,通高2.0cm。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山阳尉丞”四字。 山阳为郡名,《汉书·地理志》载“山阳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别为山阳国,武帝建元五年别为郡”。此印为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以后山阳郡都尉佐官之印。


图文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e_MRmwB8g2yegNDwM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