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肾结石,怎么办?饮食禁忌那么多!

2023-12-25   快乐的小大夫

原标题:得了肾结石,怎么办?饮食禁忌那么多!

为什么会得肾结石?如何形成的?

1. 水分摄入不足:少量的尿液流动会增加尿液中矿物质浓度,这些矿物质可能会凝聚形成结石。

2. 饮食因素:高盐、高蛋白和高糖的饮食会增加某些结石(如钙质结石)的风险。

3.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人得过肾结石的,其他家族成员患上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4. 肥胖: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5. 消化系统疾病:肠道疾病和手术,比如肠炎或者肠切除,会影响对钙的吸收,进而可能导致结石的形成。

6. 其他医疗状况:如痛风、糖尿病等代谢问题或某些肾脏疾病都可能促进结石的形成。

7. 特定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加结石的风险,包括一些利尿剂、抗癫痫药物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

8. 生活方式因素:缺乏运动可能会影响正常的钙代谢,从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肾结石通常是在尿液中溶解的矿物质和盐类超过了尿液可以稀释的程度时开始形成的。这些物质包括钙、草酸、尿酸和磷酸盐等。当这些成分聚集并结晶时,就可能形成结石。

结石可以在任何部位的泌尿系统形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多数结石起始于肾脏,在那里形成小颗粒,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大。如果结石在肾脏中变得足够大,它们可能会阻塞尿液流动,引起疼痛和其他并发症。

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同,具体原因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和诊断。

肾结石的临床表现

1. 腰痛或侧腹痛:疼痛通常发作性,剧烈且间歇性,可以从背部辐射至腹部甚至腹股沟。

2. 血尿:结石可能会损伤肾脏或尿路,导致尿液中出现血液。这可能呈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或仅在显微镜下可见的血尿(显微镜血尿)。

3. 尿频、尿急:结石在下移过程中可能刺激膀胱,导致尿频或尿急的感觉。

4. 恶心与呕吐:由于肾绞痛的强烈不适,可能会引起恶心和呕吐。

5. 排尿疼痛:当结石到达膀胱或尿道时,可能会引起排尿时的疼痛。

6. 尿液变化:尿液可能变得浑浊,有异味,有时伴有脓尿。

7. 发热和寒战:如果结石引起感染,患者可能会经历发热和寒战等感染相关症状。

8. 腹胀:在某些情况下,肾结石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紧张或腹胀。

并非所有的肾结石都会导致明显的症状。有时肾结石可能很小,患者可能不会注意到任何症状,直到结石移动并引起疼痛或其他问题时才被发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之一或多个,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评估。

患者得了肾结石后怎么办?

1. 增加水分摄入:增加日常饮水量,以帮助将结石冲出体外,并减少新结石形成的风险。

2. 疼痛管理:如果结石导致疼痛,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Ibuprofen)或阿司匹林(Aspirin)来控制疼痛。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强效的处方止痛药。

3. 药物治疗:有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尿道,使得结石更容易通过。此外,根据结石的类型,医生可能会开具能够阻止结石生长或者帮助其溶解的药物。

4. 医学干预:如果结石较大或无法自行通过,可能需要医疗程序来移除或碎化结石,例如:

5. 挤压碎石术(ESWL):使用冲击波从体外打碎结石成小片,以便它们可以通过尿液排出。

6. 经皮肾镜碎石术:通过背部的小切口进入肾脏,直接移除或碎化结石。

7. 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尿道、膀胱到达输尿管和肾脏的内窥镜手术。

8. 开放性手术: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传统手术来移除结石。

9. 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根据结石的类型,医生可能会推荐改变饮食习惯,比如减少食用高盐、高蛋白和富含草酸的食物。同时,增加体力活动也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再次形成。

10. 定期监测:对于那些结石小且不引起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建议定期监测结石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是否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干预。

在对待肾结石的过程中,与医疗专业人员紧密合作至关重要。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并在必要时提供手术治疗。

肾结石患者要如何喝水

1. 增加水的摄入量:肾结石患者应该多喝水。一般建议每天至少喝2-3升水,这有助于稀释尿液中可能形成结石的物质。

2. 监测尿液颜色:尿液的颜色可以作为水摄入是否充足的一个指标。淡黄色或几乎透明的尿液通常表示水分摄入足够;如果尿液颜色较深,则可能需要增加饮水量。

3. 均匀分配整日的饮水量:不要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而是应当在整个日间均匀分配饮水量,这样有利于持续稀释尿液。

4. 夜间也要注意饮水:如果晚上尿液浓缩,可能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有条件的话,夜间也可以适度补充水分。

5. 避免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高糖饮料可能会增加某些类型结石的风险,而咖啡因则可能会导致脱水。

6. 避免过量的酒精:酒精可能会增加尿酸水平,从而促进某些类型的肾结石形成。

7. 注意水的来源:普通自来水、瓶装水或经过过滤的水通常适合饮用。而若所在地区的水硬度很高(即含有较多的钙和镁盐),可能需要通过特定的过滤方式来减少水中的矿物质含量。

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饮水量和方法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指导。

肾结石患者哪些食物不能吃

高草酸食物(对于草酸钙结石患者):菠菜、比特根(甜菜)、坚果和花生、巧克力、茶叶

高钠食物:加工食品、腌制食品、快餐、罐头汤和蔬菜、高盐零食

动物蛋白过多:红肉、禽肉、鱼类、蛋类、奶酪

高嘌呤食物(对于尿酸结石患者):牛肝和其他器官肉、沙丁鱼和鲱鱼、啤酒和其他发酵、精饮料

碳酸饮料:含糖的苏打水、其他含有磷酸的软饮料、

高钙食物(在某些情况下需限制):牛奶及其制品,如奶酪和酸奶

精制碳水化合物:白面包、糕点、糖果

含糖饮料和零食:果汁、甜点、糖果

重要的是要注意,并非所有类型的肾结石都需要完全避免上述所有食物。例如,草酸钙结石患者主要需要减少摄入草酸含量高的食物,而尿酸结石患者则需要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此外,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至关重要,以帮助预防结石形成。建议每天饮水量可以使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通常约为2到2.5升水。

具体的饮食建议应该由医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制。

生活中那些行为容易得肾结石

1. 缺乏水分:日常饮水量不足,不能保持充分的尿液产出,可能会导致尿液中的矿物质过度浓缩,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2. 高盐饮食: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增加肾脏排钙的量,从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3. 过量消费动物蛋白:过量的动物蛋白摄入(如红肉、家禽和海产品)会增加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促进结石的形成。

4. 过量或过少钙摄入:长期过量摄入钙或通过补充剂大量摄入钙有可能增加结石的风险。

相反,钙摄入量过低也可能导致草酸类结石的增加,因为没有足够的钙与草酸结合,避免其在肾脏中沉积形成结石。

5. 高糖饮食:高糖饮食尤其是果糖,被认为与肾结石风险增加有关。

6. 缺乏运动:缺乏身体活动可能减缓代谢,影响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平衡,从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7. 过量维生素C和D的补充:维生素C过量时可转化为体内的草酸,增加草酸结石的风险。过量的维生素D增加体内对钙的吸收,可能导致尿液中钙的浓度升高。

8.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碳酸酐酶抑制剂和一些利尿剂,可能会改变尿液中的矿物质成分,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9. 职业或环境因素:在热量丢失较多的环境工作,如高温作业环境,如果不补充足够的水分,也可能增加结石的形成。

10. 慢性脱水状态:因长时间呕吐、腹泻或出汗而未能及时补水,会导致身体长时间处于脱水状态,增加结石风险。

11. 遗传因素:家族史中有结石发生,可能意味着个体基因上更倾向于形成结石。

12. 过量饮酒:肝功能不全或酒精直接作用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间接促进结石的形成。

每个人的生理情况和生活环境都不同,以上提及的因素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导致肾结石,但它们是普遍被认为与肾结石风险增加相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