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首历史的画卷时,我们常常会发现曾经的岁月不仅充满了荆棘,也散发着坚韧和奉献。志愿兵时代,那个曾经的兵役方式,不少年轻人憧憬着以此作为改变命运的机会。超期服役,对于许多志愿兵来说,曾是他们心中的梦想,一种不得已的办法,然而,它所带来的现实待遇问题,却是历史中一道难以跨越的坎。这部分人,应该得到照顾,这是我们的责任。
超期服役的梦想和无奈
志愿兵时代,超期服役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途径,是跻身志愿兵队伍的敲门砖。年轻人们梦想着能够超期服役,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转为志愿兵。然而,那个时代的超期服役是义务兵,不论超期几年,都只能领取义务兵津贴。这并非志愿兵士兵们所梦想的待遇,但他们却不得不接受,因为这是他们追逐梦想的必经之路。
超期服役对于志愿兵那个年代来说,是一种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实现志愿兵梦想的唯一途径,是追求更好未来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如果最终没有成功转为志愿兵,那么自己最起码还能复员安置工作,成为有编制的人员。然而,如果超期服役也没有转上志愿兵,就只能按照义务兵复员,领取微薄的安家费。这种待遇对于那个时代的志愿兵来说,是一种无奈,一种不得已的办法。
往昔与今日的鲜明对比
与当时的超期服役待遇相比,如今的部队超期服役者享受着截然不同的待遇。现今,基本上都是一级上士或者二级上士,工资待遇非常的好。他们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因为如果满18年还可以赶上逐月,每月领取工资,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这个巨大的待遇差异引人深思,也让我们更加明显地看到了时光的流转和社会的进步。
超期服役的退伍老兵,他们曾经为国防做出突出贡献,却因没有能转上志愿兵,最后只能复员回家。他们服役期间拿的也是义务兵津贴,退伍费也是按照义务兵进行发放,个人待遇方面也与义务兵相同。这样的现实,让人深感不平。这些老兵,曾经用青春和汗水,为国家的安宁默默奉献,为什么他们的待遇与那些转上志愿兵的战友如此不同呢?
目前,能够领取优抚补助的退伍老兵也只能等到60岁以后按月领取军龄补助。这种待遇无疑让退伍老兵的生活变得更为困难。我们应该思考,这些曾经奉献的年轻人,为什么要承受如此沉重的待遇压力?为什么他们的贡献与付出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与照顾?
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应该给予这部分人员一定的照顾。这不仅是对他们的公平回报,也是对国家安全的投资。他们的经验和忠诚可以为国家继续发挥作用,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国家应该制定政策,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晚年的生活更加安康,更加有尊严。
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曾经默默奉献的志愿兵,了解他们的故事,认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经历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共同的记忆。给予他们照顾,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体现。
超期服役对于志愿兵那个年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它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然而,这部分人却承受着沉重的待遇压力,这并非公平。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照顾,不仅是对他们的公平回报,也是对国家安全的投资。退伍老兵的经验和忠诚可以为国家继续发挥作用,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愿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能够关注他们,制定政策,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晚年的生活更加安康,更加有尊严。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体现。让我们珍惜那些曾经默默守护国家的志愿兵,因为他们是国家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我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