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仲春时节,天气早已经渐渐地暖了起来,原本冬眠的蛇也开始出蛰活动了。春夏时节,在蛇的分布区有时候会被人发现许多蛇会跑到一起搞类似“蛇聚会”的现象,“聚会”时好多蛇会缠在一起,周围还会有不少蛇在爬行。
2018年贵州都市报就报道过当地民众发现“蛇聚会”的新闻,并且配发了目击者当时拍下的照片。实际上,许多蛇跑到一起搞类似“蛇聚会”的现象,国内和国外媒体都时常会有报道。
为什么有时候好多蛇会跑到一起搞“蛇聚会”?跑到一起“聚会”的蛇到底想干嘛呢?相信不少人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也希望这样的疑问能够被解开。
蛇是变温动物,冬眠和出蛰活动,不仅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同时也与蛇体内某些酶的催化作用有关。20——35℃是蛇最适合的活动温度,在这种环境温度下蛇体内酶的催化作用强,蛇的活动和捕食欲望相对都会比较旺盛。
天冷后当环境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蛇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冬眠场所。大多数蛇在气温下降到6——8℃时会停止活动,且在5℃以下的低温时正式入蛰开始冬眠。冬眠中的蛇在环境温度进一步下降到2——3℃时会表现为麻痹状态。
变温的蛇在合适的低温下冬眠,同样也会在适宜的温度下从冬眠中醒来。当春季天气回暖,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冬眠中的蛇便会苏醒,结束冬眠并开始出蛰活动,这是蛇的固有生活规律。
冬眠和出蛰都是蛇的生活习性,但蛇的生活习性却不仅仅是冬眠和出蛰那么简单。无论什么蛇,想要维持种类间的生息发展,都离不开捕食和交配繁殖。
冬眠中的蛇尽管在低温环境下已经不吃不喝地维持了生命活动几个月,不过春暖出蛰后的蛇并不会急于寻找食物补充身体能量。而是在出蛰自我修整一段时间后率先考虑寻找配偶,交配产卵,繁殖下一代。
蛇的种类不同,发情和交配期也不太一样,但绝大多数蛇的发情交配期都在4——9月份。春暖出蛰修整好的雌蛇发情后,由皮肤 和其尾基部的腺体产生带有强烈气味儿的分泌物,雄蛇可以依靠敏锐的嗅觉嗅到气味儿,并找到与自己同类且发情的雌蛇,追逐雌蛇,谈情说爱。
每当蛇的交配季节到来,发情雌蛇分泌的气味儿,几公里之外的雄蛇都有可能会嗅到,嗅到气味儿的雄蛇也会因此积极寻找并追逐发情的雌蛇寻求交配。蛇类本身也有许多蛇缠绕在一起交配的特性,一条雄蛇也能和几条雌蛇交配。交配时,蛇类中的“快枪手”只需要10——20分钟便能完成交配活动,也有“缠绵者”交配时间会持续24小时。假如蛇的交配季某一地方的附近恰好有许多同一种类的蛇,交配时便容易形成“蛇聚会”的壮观场面。
大部分冬眠后出蛰并完成交配的成蛇才会去寻找捕猎食物,补充之前消耗的能量,蛇本身也有争抢喜食食物的习性。如果某一个地方恰好有蛇喜欢捕猎的食物,许多蛇往往也会被吸引聚到一起为果腹展开竞争,希望从中“分一杯羹”。这样的话,也容易被看到的人视为是“蛇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