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野钓我们要先探底、再打窝,这样做的顺序有什么意义呢

2019-07-26   认真的钓鱼

在野钓的时候,大不少钓友喜欢先打窝,然后开饵,然后再调漂,等漂调好了,饵也醒好了,更理想的,就是鱼也进窝了;但是也有不少老鸟,则喜欢先探底,再打窝,然后在开饵,随后在调漂,看似繁复了些,也多余了一些,但是往往效果,却比前一种方法更好,因为后一种方式,很少出现挂底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在野外垂钓,挂底是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就算有着探鱼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辅助,操作不当,该挂底、挂草,还得挂,这和使用什么辅助器具没关系,那么在实战中,我们常见的挂底有哪些呢?是不是都可以避免呢?在野钓挂底,常见的一共五种情况,不常见的就不知道还有多少种了;

1、挂石缝,当水底有乱石堆时,这种挂底是比较常见的,鱼钩直接挂在石缝上,拖拽拉都没什么好办法,要么就鱼钩、竿稍、大把一条线,想办法切线,要么就想办法拉弯鱼钩吧。

2、挂草,水底有暗草,鱼钩挂在草茎上,别看水草柔韧,任你左右大力甩竿,又或者往回用力抽竿,看似软嫩的水草,就是不断,除了竿稍、大把直线拉回来,要么切线,没别的好办法。

3、挂水底枯枝,不是所有的树枝落水后都会漂浮,不少枯树枝沉在水底之后,被淤泥陷住,就一直在水底了,因为接触面小,有时候探底并不容易发现,抛竿的时候很容易挂在树枝上,这就很尴尬了。

4、水底的破旧渔网、铁丝网等,钓友有疑问,出现破旧的渔网可以理解,水底的铁丝网是怎么回事,有一段时间,国家大力整治水利,很多城市周边的河道,都被人为的铺设了一层铁丝网,据说还不在少数,这样有效能防治水土流失和淤泥,但是随后也不了了之,但是野钓的时候,这铁丝网挂底挂的叫一个开心,20付子线也就半个小时切完。

5、其他乱七八糟的杂物,如破皮鞋、自行车等不应该出现在水底杂物,这些就不用多说了,反正说起来都是泪,当然,最惊悚的就是因各种原因在水中的浮尸,比如昨天晚上,群里一哥们就说准备上岸了,不再钓鱼了,因为一个月夜钓10次,打抛竿挂起来尸体3次,当地派出所的人都建议他改个爱好算了,这也太背时了。

知道了这些挂底的原因,这就会发现,老鸟们先探底,再打窝,然后开饵,再调漂,就是很明智的一种做法了,因为先探底,就能对窝点水下地形有个大致判断,如乱石底、淤泥底、草底、枯枝等,就能及早发现,然后改用镰刀清底的就清底,实在处理不了的就换点;然后打窝上,也可以先用大颗粒窝料如玉米、酒米、饲料颗粒,重重的打在钓点上,再调钓的时候,就能避开诸多挂底的因素了。

当然了,除此之外,以下这么几种方法,都是有效避免挂底、挂草的方法,养成了习惯,自然会减少挂草、挂底的几率;

1、使用商品饵时,勤换饵,因为饵料雾化完了,钩尖就露出来了,只要钩尖露出的多,那挂底、挂草的几率就打,勤换饵,在饵料未能完全雾化时,又雾化的差不多的时候提竿,能有效减少挂草,挂底。

2、用颗粒饵、种饵作钓时,钩尖刻意少露,用玉米、麦粒、颗粒守钓时,可以少露钩尖,露出一点即可,如果害怕饵料脱落,可以多挂上1~2颗,其实并不影响鱼吃口效果,还能较少挂底的几率。

3、调钓时,尽量调高钓低,也就是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这是在野外易挂底地形,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最后,其实精找底,找准底,同时精准抛竿,每一抛竿,都能将钓饵打到窝点,这是最有效的避免挂底、挂草手段,不过话再说回来,野钓挂底挂草,其实也并不算什么大事,遇见的次数多了,不让精找底,自个都会养成精找底、精调漂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