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2023-08-17     天山植保

原标题: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8月上旬到9月中下旬机采之前是棉花产量形成的最后时期。7月中旬至下旬的高温加速了棉花生育进程,博州棉田在7月底红花到顶,7月28日-29日棉花田间调查显示,全州棉田成铃在3.47-5.26个,幼龄在1.5-1.8个,略高于常年成铃。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棉花开花、坐铃、以及棉叶螨等病虫害扩散蔓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8月后,将在上旬、中旬有三场持续高温,因此在生产上要以“加强水肥运筹、防治病虫危害、适时脱叶采收”为关键技术,促早熟、提品质、防早衰,不断提高机采脱叶质量及采摘质量,从而实现“降杂质、降三丝、提品质、增产量”目标要求。

一、分类管理,精准水肥运筹

针对当前持续高温酷暑天气过程,采用高频次灌水,缩短轮灌周期,稳氮增磷补钾原则,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成铃率。要适时滴水停水,防早衰、贪青晚熟。

1.轮灌周期从7-10天缩短到5-7天,一水一肥,每次滴水至棉株行湿润即可,保证充足的磷钾肥供应,降低棉田蕾铃脱落率。

2.停水时间根据棉田旱情和生长情况而定,旺长或粘土地棉田早停水,建议8月20日左右停水;早衰或沙土地晚停水,停水时间在8月底-9月初;正常棉田8月25日前后停水。

3.针对早衰棉田加强追肥,建议再亩喷施100克氮磷钾齐全的叶面肥或滴施500克磷酸二氢钾,延缓衰老,提高棉桃的单铃重和品质;长势弱、早衰现象严重的棉田,建议最后一道水滴加2-4公斤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等。

二、清除杂草,减少棉花杂质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尤其是龙葵和旋花草等恶性杂草。田间杂草过多,不仅会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和棉田通风透光,同时影响药剂喷雾质量。此外,机采时杂草缠绕棉花不利于采收,且杂草汁液中的叶绿素会对棉花造成污染,降低机采棉花的品质。

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棉花病虫害

1.持续高温应特别监测棉叶螨、棉蚜、棉蓟马、棉铃虫,定点定时调查,早发现,早防治,点片发生点片防治,达到防治指标时再进行综合、绿色防治。

2.轮换交替用药,以免产生害虫抗性。棉蚜、棉花蓟马选用吡虫啉、啶虫脒、或采用烯啶·吡蚜酮、噻虫嗪、藜芦碱及氟啶虫胺腈等进行喷雾防治;棉叶螨防治选用阿维.乙螨唑、阿维、丁醚脲、四螨嗪、炔螨特等药剂喷雾防治。近年来,棉花铃病逐步发生,主要表现为铃壳顶部颜色变褐结痂、铃室开裂、发霉等,建议使用农用链霉素+多菌灵,或噻菌铜+多菌灵普防1~2次,以降低损失。

3.收获后采取秋翻冬灌等综合措施防控病虫害,确保来年棉花优质丰产。

四、适时脱叶、催熟、机采,确保棉花采收质量

1.一般喷施脱叶剂的时间应在9月上旬,博乐市9月5日前,精河县9月10日前,吐絮率达到30%以上(棉花上部棉铃铃期在45天以上时),适时脱叶,减少产量损失,最晚在9月15日前。

2.采收前清除棉田杂草、塑料袋、农药废弃包装物、残膜以及其他杂物等,压实压好地膜及滴灌带,减少机采杂质,同时人工捡拾棉田横头棉花,以便于机车采收。当机采棉田脱叶率达到90%,吐絮率达到95%开始机采,严格控制机采籽棉的水分、杂质,要求采净率大于93%、含杂率≤12%、含水率≤12%。

3.禁止夜采、露水采等严重影响棉花质量的采收行为,采收作业时间一般在11:00~21:00为宜,行走速度控制在3.5~4.0km/h。正采和复采的棉花应分开堆放,鼓励使用打包式采棉机采收。机采落地棉堆放时,要提前做好地头清理工作,硬化堆放场地,铺好垫布,防止异性纤维混入造成二次污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ca4cb1626e7879fcd9a89341e98c6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