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告诉你,真正厉害的女人,对待婚姻就这个态度,这才是真聪明

2023-08-30   十点读书

原标题:过来人告诉你,真正厉害的女人,对待婚姻就这个态度,这才是真聪明

最近,网上看到一则视频,里面的故事让人泪目,却又充满了力量。

视频中的小女孩,讲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十三年前,她的5岁生日,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平日里难得吃到的漂亮蛋糕。

而妈妈,则在旁边收拾衣服。

吃完蛋糕后,妈妈便拿着大包小包,带她离开了那个一直生活的地方。

那个时候,她什么也不知道,只记得那个蛋糕真甜啊。

五岁之前所有的阴霾,仿佛被那个小蛋糕驱散了。

记忆中,自己人生真正的快乐和轻松,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离开家的日子没有很容易,妈妈并不知道到底该去哪里。

娘家是不能回的,更是回不去的。

她只能带着年幼的自己,在简陋的小旅馆里住了很久。

离家的时候,妈妈的身上并没有带多少钱。

可有一次,小小的她说想吃冰粥,没想到妈妈没有丝毫犹豫就给她买了。

那碗冰粥,也成为了记忆中最好吃的一碗。

跟妈妈在一起的日子,记忆里都是快乐的。

“自那一天开始,余下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看完后,我十分感慨。

实际上,现实中更多的是以“为孩子“的名义,在婚姻中委曲求全的女性。

但这个故事,却好似一剂强心针。

正如评论区一条留言:

“让我们在这里庆祝13年前一位勇敢优秀的女性,为了她和自己的孩子做出的伟大决定,而这个决定,还会诞生另一位勇敢优秀的女性。”

在那个思想封闭的年代,这位妈妈没有被婚姻困住,而是带着女儿和自己,勇敢地从婚姻里出逃。

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她终会被奖励崭新的人生。

在那些糟糕的婚姻里,我们往往能听到一个经典的理由:

“担心孩子缺少父爱。”

这个理由看似没什么问题,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一个逻辑漏洞: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就能够拥有父爱吗?

当问出问题的那一刻,想必每个人内心都有了答案。

韩剧《黑暗荣耀》里,文东恩的复仇副手姜贤南,就是一位常年被家暴摧残的大婶。

她们第一次相识,提出合作的前提便是:

她帮文东恩收集证据,文东恩帮她解决老公。

到底是怎样的老公,会让妻子无法忍受到如此地步。

这是一个无能且暴躁的中年男人。

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姜贤南为了维持生计,只好出去做了保姆,但挣来的钱却必须交到男人手里。

而男人,则拿着妻子的钱出去饮酒买醉,回来之后就开始发酒疯,骂骂咧咧、殴打妻子。

从不回避,这家里还有个女儿。

为了维持家庭的完整,姜贤南每次被丈夫殴打,即不还手也不反抗。

女儿善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终于有一次,善雅实在无法忍受母亲被父亲猛捶暴打,跑出来维护母亲。

但她救母亲的行为,却立即遭到了父亲更加疯狂地打骂。

姜贤南这才意识到,如果她再不行动,女儿也会跟她是同样的遭遇。

一个男人不会善待妻子的时候,不要指望他会善待她的孩子。

即便这个孩子,流着跟他同样的血。

想依靠自己的忍辱负重,让孩子在看似没有“破裂”、实际已经完全割裂的家庭里寻找父爱。

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人怎么会失去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呢?

要知道,“坏丈夫”和“好父亲”的角色,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

相比逃离,让一个孩子置身于家暴的环境中,才是真正的伤害。

曾听一位心理咨询师说过:

“那些幼年家暴的场景,甚至会成为很多人长大之后的噩梦。”

有人因此成为了施暴者,有人深受抑郁困扰,有人恐惧亲密关系。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

以“为孩子”为由,就能维持家庭平和,就能护佑孩子内心。

实际上:

妈妈是不是真的开心,孩子是能够感知到的;

爸爸是不是真的顾家,孩子终究会明白知晓;

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并不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甚至还会给她的一生带来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当然,离开错误的婚姻,从来都非易事。

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离婚成本”的问题:

离婚之后,生活水平会下降吗?

孩子教育,会受到影响吗?

这些高昂的代价,缚住了有些人的手脚。

明明婚姻已经无药可救,却不得不以“为孩子”之名,将自己困在婚姻的断壁残垣里。

网上有位博主,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曾无数次想让妈妈离开糟糕的婚姻。”

小时候,她家里条件还不错。

爸爸是一位厂长,仗着自己能挣钱,经常跟别的女人有染。每次他晚归,身上总留着别人的香水味和头发,妈妈就跟他大哭大闹。

可这丝毫改变不了爸爸的秉性。

他甚至变本加厉,趁母亲不在,将别的女人领进家门。

当着这位朋友的面,与别的女人打情骂俏。

身为小孩子的她,当时三观俱毁。

她把看到的一切告诉妈妈,让她果断离婚。

但是妈妈却迟疑了。

等爸爸回来之后,妈妈大闹了一场,把家里的瓶瓶罐罐都摔碎了。

但风波之后,却依旧忍受着爸爸。

朋友十分不解,可妈妈却声泪俱下地对她说:

“你以为我隐忍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能有一个完整的家。”

当时的她,内心极为痛苦。

她觉得,都是自己的存在拖累了母亲的人生,她才是母亲人生悲剧的始作俑者。

当稍微大一点之后,她又向母亲提出:

“妈,你离婚吧,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母亲却对她说:

“我都这么大人了,离什么婚,这不让周围人说闲话吗。”

她当时就怔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原来所谓的“为了她”,究其根本是,母亲根本就没想过离婚。

甚至说,她根本不敢离婚。

她担心自己无法带孩子生活,也担心别人的闲言碎语。

外面世界里,随便一件小事,都能压垮她。

可能她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一直以来坚持的“为孩子”,实际上只是内心怯懦的掩饰。

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残忍的。

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就为母亲的不幸人生背了锅,然后在他们的人生打下深刻的创伤烙印。

最后,这位朋友说:

“长大之后,我发誓绝不要成为像妈妈一样的人。”

她能够理解母亲,但是不愿意成为母亲。

很多打着为孩子的婚姻,实际上不过是一种“为自己的选择脱责松绑”的托辞。

结果,既委屈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孩子长大之后,可能会理解你当时的处境,但未必会感恩你的“付出”。

回到文章开头,我们现在可能会更明白,那位“带着孩子从原来糟糕的婚姻中出走的”母亲,是多么的勇敢和诚实。

勇敢,是即使知道前路波折艰困,也不愿贪图安稳,忍受长久的委屈和摧残;

诚实,是为自己负责,绝不糊弄自己,也不打着“牺牲”的名义,逃避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我们在那条讨论下面,也找到了更多勇敢的故事。

“五岁那年,妈妈把我抱上了公交车,自此之后,妈妈埋头做生意,我们就从小隔间,搬到了筒子楼,到电梯房。我们一直都是两个人。马上下周,我就要出国读第二个学位了。”

“二十年前,我妈坚决逃离家暴,并且坚定离婚,是我们那里第一个提出离婚的女性,整个村子都吓死了,我妈还把我和我姐都拉出来,抢走了抚养权,离开了那个魔窟。我真的好爱她,谢谢她没有让我在家暴的氛围中长大。”

“那时,我正在上课,妈妈跑来学校说‘奶奶没了’给我请假,我当时就懵了,后面发现妈妈带我去了外婆家的大巴,说再也不回去了。我开心极了,从此以后,每天都是好日子。”

从她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

离开了糟糕的婚姻,她们的人生无论朝哪个方向流动,都是在上升、在跃迁。

当然,十点君不是鼓励离婚。

只是有些婚姻还有挽救的空间,有些婚姻却只能刮骨疗毒。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在错误的关系里消耗人生。

也不是说,离婚就一定是女主爽文。

现实中女性离婚,确实代价巨大。

选择这条路,意味着再无人可以依靠,也无人遮风挡雨,我们要成为自己和孩子的屋檐。

这很辛苦。

但也确有收获。

你能得到的是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踏实,以及不必妥协、将就,仰仗人活着的爽感。

如果你觉得当下的时机还未准备好,你当然可以积蓄力量,择日远行。

只是别让自己和孩子等太久。

因为每个不为自己而活的日子都是辜负。

每次聊家庭教育的问题时,大家都觉得:

现在对父母的要求太高了,以致于不敢、也不会做父母了。

其实,不是做父母的门槛很高,而是做优秀父母的资格很高。

反过来说,当一个人拥有完整的人格时,他才有可能做好父母的职责。

所以,做好父母之前,请先做好自己。

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诚实,不糊弄自己的人生。

当你做到了这些时,你会发现:

做父母其实也很简单。

当你学会尊重自己,你也会尊重孩子;

当你学会了爱自己,就知道如何爱孩子。

当父母成为孩子的精神榜样,也就完成了最好的教育。

你有听过或经历过类似的故事吗?欢迎在下方留言~

点个【在看】,愿你勇敢,且有力量,永远有带自己离开不幸人生的能力和勇气。

作者 | 苏善书,不会讲道理只会说故事。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林溪安,喜马拉雅电台:林溪安,微信视频号:林溪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