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民在混泥土中加入竹片,它能代替钢筋?为何打地坪放竹子?
你见过有人在打混泥土的时候,在里面特意放入一些竹片吗?
估计很多人都有见过打混泥土的时候要加入钢筋,这也几乎成为了常识。但是在农村里,有些农民在打混泥土的时候就会特意放入竹片。
笔者前不久就看到村里有户人家房子前面的地面准备用水泥对其硬化。可能他也是看到房子前面的地面较宽,足足有百来平米了。
所以他就去后山自家的竹林里面砍了很多的竹子。把它一分为四片,然后像捆绑钢筋一样把它一片片用细铁丝捆绑好,之后就雇人浇筑。很明显他就是想着用竹片来替代钢筋了。
那竹片能代替钢筋吗?为何农民打地坪的混泥土要放竹子呢?
过去农民打地坪混泥土放竹片很常见
我和几个年轻人看到以后非常的吃惊,认为这纯属是在干无稽之谈的事情:总不能为了省点钱就干这样毫无依据的事情吗?但是村里的一些老人看到我们这些年轻人的质疑,却有点小见多怪的意思。
一个大爷跟我们说,在几十年前农村里建房子就是用竹片替代,当时有些村民家里的楼房里面根本就没有钢筋,或者说只有极少的钢筋,基本都是用竹片替代的。
当时我就蹦出来了一个想法:竹片很容易腐烂的,遇到空气和水分很快就会腐烂、粉碎掉了。把它放在混泥土里面,难道不会腐烂吗?
这个大爷紧接着说,以前他家老土砖房子里面的墙体中也放了竹子。几十年过去了,把房子拆掉以后,里面大部分的竹片都是如新的一样,一点都没有腐烂,并且还很结实耐用。
他还跟我们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并不是把竹子直接就放到土墙里面了的,而是要先对其进行保护处理,比如表面碳化以后,再用桐油对其浸泡,这样经过防腐处理以后长时间也不会腐烂。
混泥土中加入竹片的用途
其实在混泥土中加入竹片,它的用途和钢筋是差不多的。
混泥土其实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新型建筑材料,用农村老人的话来说,它就是人造石。因为它也叫“砼”,拆开来就是人工制作出来的一种石头。
而混泥土虽然好,它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但是它也有缺点,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它的抗拉强度很差。一般的水泥抗拉强度不到它抗压强度的十六分之一。
而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有人就发现了钢筋的抗压和抗拉强度都很好,把它和混泥土一起使用就是完美搭档,于是也就有了后来的钢筋混凝土。
而在农村里,尤其是几十年前钢筋可不是普通人家买得起的建材。记得我家80年代建的楼房,当时只有很少的一些钢筋,并且当时的钢筋也明显没有今天的粗,看起来就是稍微比铁丝大一点点。听说就这么一点钢筋,当时还是借了很多亲戚才凑钱买的。
当时在农村里,真的有些村民建房子打混泥土的时候,会加入一些家里没用的铁丝、钢丝等。而有些穷的家庭,就会用竹片来替代钢筋,但多数还是用它来浇筑地坪等。
这是因为竹子本来就有很好的抗拉强度,它的韧性更是不用说了。用竹片编织的一些竹篮、竹筐、扁担、家具等都能用上很多年。
并且竹片的抗拉强度也是很高的,在民间更是有着“一篾吊千斤”的说法,即小小的一根篾片却能吊起千斤的重物。
当然了,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竹片在农村随处可见,农民只要肯下力气,就可以直接去山里砍。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有些农民就会去山里砍竹子,把它劈砍成竹片来替代钢筋。但主要是用在一些非关键受力的构件,比如地坪,或者是跨度不大的小楼房、小仓库等。
混泥土中放竹片它不会腐烂掉吗?
对竹子有所了解的应该都知道,像家里的一些竹子编织的篮子、背篓、竹席,或者是竹床等,只要保护得当,用上十几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由此可见竹子是耐存储,不容易腐烂的。
但如果把它时而放在潮湿的环境,时而放在干燥的环境,这样一干一湿,如此反复的话就不耐用,用不了多久就变得很脆了,一用力就烂掉了。
所以竹子要想在混泥土中不腐烂,也是要看其所处的环境。过去农村的一些老房子的土墙里面放的竹子,几十年也不坏,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的竹子和空气隔绝了,并且是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
像很多农村的老房子,拆掉以后会看到有些钢筋生锈了,有些钢筋依旧如新。其中没有生锈的肯定是和空气隔绝了,但是生锈的就是接触到空气了。
因此混泥土中放入竹片,如果它和空气隔绝了,那肯定是不会轻易腐烂的。而如果是密封性不好,也就是施工工艺不佳,导致了混泥土之间有空隙,或者是裂缝,这样的竹片肯定是不耐存储,时间一长就会腐烂。
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就算是钢筋时间长了也会锈坏掉,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编后语
农村有些农民用竹片替代钢筋,其实也并不是无稽之谈。对于一些非关键受力构件用它替代钢筋反而还是一种更经济环保的做法。
只是时代发展了,现在农民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既然有了比竹片更好的建筑材料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用到竹片来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