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江苏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5167 简称:利柏特)披露上市后首份年报和2022年一季度报告。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9.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5%。净资产达13.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90%。据一季报,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实现净利润1,271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53%。
作为A股市场上屈指可数的具备大型工业模块设计和制造能力,且可提供“设计-采购-模块化-施工”(EPFC)全产业链环节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利柏特在过去一年里技术实力持续提升,相关业务稳步推进,公司实力得到了新老客户的一致认可,在一带一路、碳中和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加持下,公司进入高速高质发展阶段。
国内大型工业模块设计和制造领先企业
全产业链环节及一体化服务能力优势突出
利柏特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工业模块的设计和制造,产品下游覆盖化工、能源油气、矿业、水处理等多个行业,是国内大型工业模块设计行业的领先企业。
工业模块化指将大型的、复杂的装置通过设计拆解为数个工业模块或将多个相关工艺流程中的设备及管路集成至单个大型模块,在工厂预制、预组装代替传统工程建造模式在项目现场施工的工作模式。将生产转移至车间,在更优良的生产环境中通过集中生产实现地面化、安全化、高效化、优良化生产。在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系数,能够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模块化制造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固定且明确,亦可提高对在建项目的成本控制。业内普遍认为,模块化是流程工业4.0的开拓者。
利柏特深耕行业多年,业务涉及结构、材料、电气、暖通、消防、控制等多个工程学科,并需要具备对大型装置工艺流程的深刻理解,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随着各行各业项目建设不断向模块化趋势发展,工业模块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公司的业务发展空间也将持续拓展。
同时,公司拥有“设计-采购-模块化-施工”(EPFC)全产业链环节及一体化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项目建设服务,为项目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提供保障。具体而言,公司 EPFC 全产业链环节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工程总承包(EPC)、工程设计(E)、工程采购(P)、模块化(F)、工程施工(C)和工程维保,能够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全产业链环节上的各项服务。
通过全产业链环节服务,利柏特能够在每个参与设计、模块制造及施工的项目中积累经验,通过设计为模块制造及施工的经济性、功能性提供保障;利用模块制造及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形成反馈,为未来其他项目设计提供经验和指导,减少变更工作,不断提升设计能力及设计成果。公司在与不具备全产业链环节服务能力的企业相比时,在设计、模块制造、施工各单独业务环节、客户开发以及产业协同效应上具有竞争优势。
利柏特全产业链环节及一体化服务能力获得了行业内多家知名跨国企业的认可,与巴斯夫、林德气体、霍尼韦尔、科思创、优美科、陶氏化学、液化空气、英威达等数十家企业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多次获得客户颁发的优秀服务商、卓越贡献等奖项。
项目经验丰富备受高端客户信赖
品牌优势推动海内外业务加速拓展
大型化工装置对安全性有着极高的标准,但由于大部分模块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其非标准特征让企业难以判定供应商或承包商是否可以按照要求按时保质提供。出于最大限度降低项目风险的考虑,企业通常首要关注的是产品供应商或项目承包商的过往业绩,尤其是供应商或承包商是否在近期内承接过相同或相似类型的产品或项目以及是否如期、安全、保质的完成,具备大型项目业绩及公司品牌和行业口碑的公司更易渗透到其他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的行业领域。
利柏特持续多年来为众多国际知名企业提供服务,具有丰富的工业模块设计和制造项目经验,比如2015年,公司凭借在模块化制造技术上的优势,承接了亚马尔项目部分模块配件制造业务,合同总价约1.4 亿美元,该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2017年9月,公司中标 BASF AO and Infra Project(MIRA)模块项目,成功交付了巴斯夫全球首套模块化化工装置,于2018年12月在巴斯夫上海化工区基地顺利安装完成。
另一方面,在不断向国际知名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环节的服务的过程中,利柏特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熟知各类高端客户的设计、制造及施工的规范、标准和要求,为公司承接高端客户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业务提供了优势及保障,进而帮助公司在业内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及知名度。
得益于此,2021年利柏特海内外各项业务进一步得到拓展,与世亚德、江苏江都、FLOW AMERICA、沈鼓集团等多家新客户达成合作。今年1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利柏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与英威达尼龙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英威达聚合物三期扩建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12.79亿元(不含税);4月,公司又与荷兰企业Jord Oil & Gas Systems B.V.签订了《为YINSON FPSO提供模块M01、M02、M20、M40和M41的施工分包合同》,合同金额3150万美元,该合同的签订,对于利柏特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能够帮助公司不断拓宽模块制造业务范围,积极吸引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进一步巩固在模块制造市场的地位。
国家发展战略催化下游需求释放
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助力中国制造
模块化技术最早应用于海洋油气能源领域的大型装置制造,相关技术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其他行业领域扩展。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涉足海外的项目,这些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国内的模块制造企业作为总承包商,国内工业模块化制造因此获得了发展机会。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 号》,指出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塑造中国制造新形象,带动制造业水平全面提升。
模块化制造的解决方案因其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缩短制造周期等突出特点,已成为我国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模块化制造已广泛应用于陆地油气开采、储运与炼化工程、海洋油气开采、处理、输送工程、火电风电核电的电力工程,各类能源工程等各个行业。这种趋势已快速延伸到可再生能源、采矿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比如在固定投资较大的化工领域,模块化技术能够将化学品生产中酯化、羰化、精馏等各项化学反应所需的工艺设备预制为各类工艺模块,并根据生产的不同需求,对模块进行相应的选择,将各类模块通过标准接口按照工艺流程相连接,实现单体模块制造到大型装置的集成。因而,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选择模块化制造方式进行项目建设,模块化制造已成为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化工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与经济发展及各行各业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倡导绿色环保发展的当下,化工产业进入持续供给侧改革阶段。该阶段下大量中小型化工企业出清,化工企业不断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化工产业不断走向成熟。在此趋势下,利柏特下游化工行业巨头市场销售额比重增大,将持续为公司业务提供机遇。
此外在油气能源领域,随着近年来碳中和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国际上的大型油气能源开发公司不断投资建设天然气液化工厂、输气管网等设施以加大对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战略投资。随着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和投资的增长,模块化技术凭借高效、环保、定制化的特点也逐步应用于液化天然气相关大型装置中,采用模块化技术建设大型天然气液化工厂,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和缩短建设周期,同时可预留升级改造的空间,因此工业模块在液化天然气相关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不过工业模块设计和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把握住市场发展的机会,利柏特一直将模块化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21年,利柏特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共投入2,256.26万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39.18%,并新取得了12项新专利授权,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取得专利证书的专利权共89项,包括21项发明专利和68项实用新型专利,整体制造水平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未来随着中国智能制造、碳中和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利柏特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大型工业模块设计和制造能力,且可提供“设计-采购-模块化-施工”(EPFC)全产业链环节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保持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将有望进一步深度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