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修车出问题,车主带记者去维权竟招来大批警察:他们非法入侵

2022-06-13   峡谷爆笑团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买车都算得上是一桩大宗消费,不得不反复斟酌,货比三家。而老司机们都知道,对于车辆这样的耐用消费品来说,购买时除了考虑车子本身的质量,售后服务也是一项重要的考量指标。良好的售后服务水平,可以给车主增添一层保障,在长期使用车子的过程中做到心里有底。

河北省沧州市的市民魏先生,之前对凯迪拉克汽车一直心存好感。出于对品牌的信任,他去年在天津某凯迪拉克4S店提了一辆爱车。起初这辆车开着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在出现一次事故之后,魏先生就一直闹心到了现在。他原本以为在4S店修车肯定比外面私人的修车铺要好,结果出现的问题让他头疼不已。

当时出了事故之后,魏先生走了保险,在沧州当地的一家4S店进行维修。然而修完之后,他发现爱车的左后门很难关上,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如果车子恰好停在上下坡的位置,问题会更加明显。而且这次维修过程中还引发了新问题,车架拆装之后,导致原本事故中未受损的右侧也出现了变形和损伤。更蹊跷的是,当时维修并没有让自己在任何单据上签字,目前在4S店查不到此次维修记录,也调不出任何维修单和派工单。

魏先生一直在跟4S店沟通协商,他提出把车开到别的4S店重新维修,费用让他们自己结算,但对方并不接受,也始终没有给出解决方案。相持了大半年,魏先生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于是联系了记者请求帮助。两人一起来到4S店,售后经理不在,但魏先生认出了该店的总经理,他就在大厅。

总经理一开始不想接待,最后勉强将二人带进办公室协商。然而在整个沟通过程中,这位总经理只字未提该如何解决客户的问题,也没有解释维修问题出现的原因,而是强调了两件事。第一,魏先生既然在这修过车,他自己手里就应该有维修单据,如果当时店里没给开,你自己为什么不要呢?第二,这件事是4S店与客户之间的事情,不涉及到电视台,也不接受临时采访。说完这两点之后,总经理起身离开办公室,将二人晾在那里。

由于迟迟等不到总经理的再次露面,车主和记者只好离开,又来到当地工商部门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建议魏先生走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在两人刚刚走出工商局大门时,魏先生突然接到了4S店打来的电话,说售后经理回来了,让他回店里协商解决问题。原本以为事情有了转机,可等回去才发现,他们摊上大事儿了。

重新回到4S店,却愕然发现屋里站满了一批民警,这让记者也感到十分意外。

“这是出警了吗?”

“我可以说你们非法入侵我办公室。”4S店总经理如是说。

“是你邀请我们进来的,因为这个(魏先生)是你们的客户。”

“我是邀请你们进来了,但当我离开办公室之后,你们并没有离开。”

“我们很快就离开了。”

幸亏有记者作证,魏先生并没有被带走,非法入侵的罪名也没有成立,民警告诉他们要好好协商解决,但总经理依旧不配合。随后,记者又帮忙联系了凯迪拉克的官方客服,反馈了魏先生的问题,并特地请求对方,有处理结果后反馈一下。然而几天过去了,凯迪拉克客服并没有给出任何回复。

作者观点:在4S店修过车的都知道,向车主提供定损、维修或消费清单是标准流程,4S店应当主动提供,而不应该让消费者去索要。由于维修并没有解决车子的问题,甚至还因此产生了新问题,魏先生对这家4S店的维修水平产生质疑,提出退费并换一家店重新维修,这完全是一种合理的诉求。如果事实清楚,4S店应当积极配合,或退费、或协商重新维修,总之不应该是置之不理,更不应该叫民警过来诬陷和吓唬消费者。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细节,车主第二次回到4S店,其实是被骗回去的。假称要给他解决问题,结果早已拟好了一个罪名等待着他。单从这一点来说,十九妹就觉得这个总经理的这一招用得太损了。幸亏是记者也跟着回来了,幸亏有之前的采访录像作证,如果是魏先生自己回来的呢?会不会变得有理说不清呢?到时候会是怎样一种结果?不敢想象。

目前魏先生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十九妹建议还是不要跟他们耗了,直接走法律程序,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吧。不妨问一下大家,您在4S店购车或享受售后服务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