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你其实不需要自杀,可惜了

2019-10-17   雨落电影周刊

文/雨叔

韩国女艺人雪莉,在10月14日在家中自杀身亡。年龄只有25岁,据判断得出的消息是死于抑郁症。

关于她的话题一时之间被捧上热搜,微博也一度瘫痪。

其实,早在事发之前,就有过各种极端的征兆。在2016年,曾在社交网站中发表自己手腕布满纱布的照片,以显示自己手臂动脉之间的多个伤口。随后,在2018年的韩国真人秀节目《真理商店》中倾诉“感觉很多人唯独对我带着有色眼镜……观众朋友们,也请疼爱我一些吧。”直到事发最近半个月,还依旧半夜开直播,含泪吮吸手指不说话。

这些极端,异常情绪的背后,迫使她一步步地走向崩溃的边缘。

极端情绪相比抑郁症更可怕

抑郁症就真的这么可怕吗?也许,没有感同身受不会真正地体会其中的苦衷。那究竟什么是抑郁症。

在《精神病学》一书中,这样说道“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生化,生理,内分泌以及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性格内向以及抑制型气质的人群更容易患抑郁症,而负面的想法和功能失调性态度是抑郁病的诱因

除去身体上不可避免的因素,心理上的患抑郁症的情况更严重。尤其是现代人面临的各种情绪,关系,以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压力,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的一根稻草。

其实,极端情绪有时候抑郁症跟可怕,如同生活之中的各种不如意,都来自于自身的消极情绪。有时候绝望的情绪,都是一次次的失望堆积而成,当自身感觉不到意义的时候,就是全面崩盘的时候。

而失望,则是个身的期望,远远高于现状。

这一点其实不难看出。韩国娱乐圈疯狂扩张的背后,对于演员是无比艰难的前进之路。就比如韩国的很多偶像团体(少女时代,EXO等)都离不开所谓的练习生制度。

这就好比,向艺人转型而接受的培训,这比较正常。

但培训的背后,是长达2到4年的时间成本,和800:1的极高淘汰率。这是多大的心理压力,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其中,对于他们除了苦练,还是苦练。日复一日地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和固定的饮食。为此,还有不少人顶不住压力,偷吃外卖被罚。

这样的努力,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凤毛麟角的那一个。

但现实就是,你努力了并不意味就一定能够成功。对于焦点的娱乐圈,谁都没有永远站在这里的把握。再加上,韩国的经纪公司,在不断造星的背后,是一种对于金钱的无情剥削。比如2010年韩国电影《玩物》,原型就来自于2009年自杀的女演员张紫研。

也正是如此,在不断挤压的负面情绪之后,当抑郁症意外来临的时候,都会觉得一切理所当然。殊不知,已经走在了悬崖的边缘。

有时候适当的降低期望,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其实,相比抑郁症,负面情绪这些问题,给自己重新定位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雪莉你其实不需要自杀,可惜了

定位越好的人,只会越来越优秀

负面情绪的产生,很多时候是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个人期望过高,渐渐的对生活的充满了各种的敏感,人生也因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这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又不甘心放手,渐渐对于此类事物易于常人有更多的敏感。总期望能够得到满足。就好比,一个人发朋友圈能够僵持超过半个小时。这样的人对于外在的事物,总会在意别人的看法。

从雪莉的事件之中,也不难看出,对于明星这个群体,对于外界的评论,要比一般人更加的敏感。起初,并不会有多大的在意,但随着外界各种负面评论的滋生,都会对别人的一句而感到多疑。

这并不是说不好,而是对于心理承受弱的人来说,有时候选择放弃,比苦苦的坚持要更好。对于她,也同样如此。停下脚步,放下心理包袱,从新选择一个方向。

而一旦成为一个情绪敏感的人,生活之中,总是充满了一般人感觉不到的痛苦和折磨。这样的人,常常会痛苦,更会非常在意别人的评论。这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渐渐的就会离生活越来越远。

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首先找准自己内心真正的欲望。并学会去打破自己无意义的努力,给自己进行重新定位。不断的远离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并且让自己真正的树立自信,远离自我的否定。

比如,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中的女主大岛凪,就是一个典型的职场敏感型人才。起初的她,过着上班族一般的固定生活,但在公司,于同事的相处之中,总是唯唯诺诺,做一件事总是非常顾及领导,甚至同事的感受。

对于她,总是充斥着一种讨好型的人格,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是她对于周围的空气,总是比别人敏感,在男友面前,她是“创可贴”,在同事面前,她是“背锅侠”。

正是如此,让她一直尽管生活很充实,但都处于一种郁郁寡欢的状态。直到,有一天这样的生活被打破,一怒之下辞职,过起了闲暇的日子。但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单调,反而充满了更多的色彩。可见,有时候重新定位,是对自己最好的礼物。

相比之下,雪莉在韩国娱乐圈就并不是这样如意。过于执着,往往并没有很好结果。

看似必然的“意外”,实际是缺乏自我的认知

如果,你熟悉韩国的明星史,对于雪莉自杀这样的新闻,已经是屡见不鲜。

据不完全统计,在最近的十年之中,韩国已经有超过三十位明星是死于自杀。而且大多数都聚集于三十岁的年纪,这些事实的背后,看似是一个娱乐业疯狂扩张之下的“必然”结果,其实,对于个人来说,她是缺乏对自我的认知。

认知,就如同人生的方向,有时候非常重要。这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并付出努力。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真正的放弃什么,拒绝什么。

如果,只是一味的凭借自己的喜怒,并且毫不保留的却付出,最终受伤只会是自己。对于感情是这样,对于生活,人生亦是如此。

比如雪莉的感情生活,在2014年,就曾与自己年长十四岁的崔子交往,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仅仅持续了两年七个月,随后,又与自己年长11岁的金民俊交往,但这次也只是持续了7个月。

这样的消息,对于一个明星来说,无疑是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切都是缺乏对自我的认知。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艺妓回忆录》中的千代,虽然作为一个女性处于弱势的地位。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有名的艺妓,收获属于自己的爱情,这一切都离不开自己。

正是她有很好的自我认知,便从一开始,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对于会长的感情,是没有掺杂任何东西的,也就是所谓的自身魅力带来的吸引力大于附加值,但这并意味着就能够一直如此。为此,对于自己的付出也是点到为止。

在不断观望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我。同时也清楚的知道,尽管自己不喜欢卑躬屈膝,不愿意趋炎附势。但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所谓的荣辱富贵都掌握在男人的手里,想要一味的直线超车是不可能的,所以,适时的让步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这也是最终,千代能够和会长走到一块。

面对自我,只有知道真正想要什么,才会有更好的成功。

对于,千代是这样,雪莉又何尝不是这样。很多事情,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结果,只有自己懂得想要什么,又能够拒绝什么,才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总结一下

一个失败人生的背后,并不是没有别人优秀,也并不是得不到想要的。而是应该避免过多的负面情绪,甚至抑郁症的产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对于自己的负面情绪,能够及时的清理,就需要自己能够有准确的定位。适时的放下心理包裹,对于人生是一种解压,更是一种蜕变。

最后,在清楚定位的同时,不要忘了自我真正的认知。有时候,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比树立一个期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