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一时爽,事情败露“火葬场”。
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公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
该文件显示,金元证券作为山东雅百特借壳中联电气的财务顾问,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勤勉尽责。对此,证监会依法对金元证券作出行政处罚,没收金元证券业务收入1000万元,并处以3000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陈绵飞、李喜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
据证券业协会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金元证券2018年度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内含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仅为6833万元。如今直接被罚没4000万,相当于该业务大半年的收入。
(截图来源:证券业协会官网,点击可查看大图)
而被罚的原因还要追溯到2017年被曝光的雅百特财务造假案。
1
2015年下半年,雅百特借壳中联电器上市,拉萨瑞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瑞鸿投资”)成为中联电器控股股东,持股达44.68%。当年8月27日,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雅百特”。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联电器的“壳”也不是白借的。交易中,中联电气与瑞鸿投资、拉萨纳贤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纳贤投资”)签署了一份《业绩补偿协议》,也就是俗称的“对赌协议”。
协议约定,雅百特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承诺净利润数分别为2.55亿元、3.61亿元、4.76亿元。
2015年雅百特交出的首份成绩单“亮瞎眼”,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9.26亿元,净利润约为2.66亿元,同比增长151.37%,刚达业绩目标。
可到了2016年,雅百特业绩出现负增长,净利润仅2.41亿元,与“对赌协议”中承诺的3.61亿元的业绩相比,整整相差1.2亿。
事出反常必有妖。
证监会历时数月的调查发现,雅百特2015年到2016年前半年的漂亮业绩,来源于一场自导自演的大项目。
雅百特于2015—2016年9月,通过虚构海外工程项目、虚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等手段,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5.8亿元,虚增利润近2.6亿元。其中,2015年虚增收入4.8亿元,虚增利润2.3亿元,虚增利润金额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73.08%。
而种种虚增的数据几乎指向同一个项目——2015年雅百特与巴基斯坦木尔坦市开展的城市快速公交专线项目,该项目让雅百特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1.8%。
但证监会调查后发现,雅百特根本就没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建设,只是找了一家海外公司伪造了一个虚假的工程建设合同,但合同并未履行。至于汇款则主要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公司,并非巴基斯坦方面,说好的2亿营收随风飘散。
此外,为了伪造“真实”的资金流,雅百特在2015年以虚假采购的方式将资金转入数家关联公司,而后又通过客户方将资金以销售款名义转回,构建资金循环的假象。
据当时央视财经报道,雅百特动辄数亿元的走账,竟然都是在上海一间20平米的小屋内完成。屋里只有一位会计和一位不懂会计的助理,却操办着雅百特6家主要供应商和4家走账公司的资金流转。
2
虚构了如此庞大的一个实体项目,作为财务顾问的金元证券居然没有发现?还出具了“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超额完成本次重组的盈利预期”督导意见?
经证监会调查发现,金元证券的工作底稿只保存了木尔坦项目的施工合同,却未对项目进行必要的核查。
金元证券确实曾前往雅百特所谓的木尔坦项目进行现场核查。但是,金元证券方面担心当地存在战乱等安全问题并未亲自走进工程现场,而是委托同行的一个小伙伴去核查并“共享”了施工照片存入工作底稿。
后经证实,照片均为“假”照片,而且“假”的并不高明。雅百特的木尔坦项目还在施工中并未投入使用,而“照骗”中的项目显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成品;且“照骗”显示拍摄时间也明显不对号。
雅百特虚构的是一整个供应链啊,担心安全没实地看工程,那么花了大手笔做采购的假上游供货商呢?据调查,金元证券相关工作人员对供货商的核查手法是看名片……
不够严谨、认真的调研核查只会助长上市公司的造假气焰。
3
中介机构是解决上市公司与广大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证券市场的“守门人”。中介机构的工作不仅需要对支付中介费的上市公司负责,更会直接、间接影响到万千股民的投资决策。
据《证券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证券服务机构未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暂停或者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而证监会对金元证券没1罚3的处罚决定是近年来少见的重罚,可见监管层对该案件的重视,以及案件影响的恶劣。
财务造假一时爽,事情败露“火葬场”。雅百特不仅遭到证监会定格处罚,如今半截身子已被踢出A股大门。涉案的金融机构、律所等等也均遭到处罚;被坑的小股民、公司则在索赔路上苦苦挣扎……
你怎么看待这个多输的局面?你是否踩中过雅百特这样的雷?索赔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