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简介:
湖州市安吉县公安局孝丰派出所坐落于安吉县孝丰镇东山新区,辖区共有21个村(社区),其中城镇社区3个,村改社区3个,村15个,总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万余人。流动人口在册的是13882人。规上企业29家,规下企业46家,小微企业约250家。孝丰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相传历代多孝子,孝文化昌盛,故得孝丰之名。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天赐金”、“孟宗哭竹冬出笋”均出于此,孝丰镇因此被誉为千年古镇、孝子之乡。
近年来,孝丰派出所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造性探索出了一条以“孝”文化和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以“孝”入治的社会化治理道路,构建了“三贤、两长、一队”为核心的综合治理体系,成效显著。
2017年以来辖区矛盾纠纷年化解率达到95%以上,通讯网络诈骗发案量连续两年实现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均达到99%以上,先后获得全市公安机关“生态警营建设先进单位”、“G20杭州峰会安保先进集体”、全县乡镇街道“人民满意站所”等荣誉,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被安吉县局评为“优胜科所队”,2019年荣获集体三等功。
变“等矛盾来”为“找矛盾去”
搭建“三贤”引领下的矛盾化解体系
据统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类纠纷引发的报警占到了孝丰派出所接警总量的80%。于是2017年4月,孝丰派出所在“警调衔接”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三贤矛盾会诊中心”,即以全镇知名人士为代表的“乡贤”、老村(社区)干部为代表的“村贤”、原籍或现住地为孝丰的民警(辅警)为代表的“警贤”为主,以各村(社区)兼职人民调解员、各站所联席调解员为辅助的矛盾纠纷收集调解队伍。
鲁炳坤就是其中的“警贤”代表,利用“三贤”的“威望”,和孝丰传承几千年尊老敬贤的“孝”文化基础,全面提升矛盾化解成功率。自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调解案(事)件204起,成功调解180起,调解成功率88%,调解时间也大大缩短,治安、社区民警用于调解工作的时间由25%下降至10%,治安民警用于调查取证工作的时间由15%提升至25%,社区民警用于基层基础工作的时间由50%上升至65%。
矛盾一旦发生就很难逆转,其实‘三贤矛盾会诊中心’只是孝丰所的最后一道关,所里的希望就是辖区没有矛盾。但是“三贤矛盾会诊中心”是不会动的,只能被动地等矛盾来了才化解,怎样才能做到没有矛盾呢?“丰城孝警平安家园卫队”就在孝丰派出所孕育而生,队伍慢慢壮大。
2017年开始,孝丰派出所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坚持“防为主、防为上”的工作理念,积极发动、吸纳村(社区)干部、党员、热心群众、退休干部、老教师等一批热爱公益活动、责任心较强的群众,建成了一支“丰城孝警平安家园卫队”,目前已达512人,遍布辖区每个角落,并且还在不断壮大,利用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业务知识熟和开展工作便利、消息灵通”的优势,主动寻找矛盾源,将它们化解在萌芽阶段。
同时,“丰城孝警平安家园卫队”还总结出了一套“以亲情为基础、以友情作纽带、以热情来服务”的“三情”工作法,切实提升矛盾发现化解工作效率和质量。
据不完全统计,“丰城孝警平安家园卫队”成立以来已成功发现并处置各类隐患200余件。辖区内未发生重大民转刑案件,2019年,派出所全年投诉受理数较2018年下降23.3%,实现“零信访”,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各地还根据村社区特点,形成了以“横溪坞村矛盾不出村”、“北街社区幸福星期三民情联络员”等特色品牌10余个,平安家园卫队行政村建设率达到100%。
“林区警长”守山,“水库警长”护水
“两长”制捍卫百姓身边的平安山水
“自从有了林区警长,再也没有人来偷我的冬笋了!”说起“林区警长”家住山边的刘大伯每每竖起大拇指。
刘大伯承包着一片竹林,每到冬季冬笋上市季节,都会有人来偷,让他头痛不已,得知这个消息后,孝丰派出所立即组织“林区警长”带领平安家园卫队,定期开展护山巡逻,偷笋想象再也没发生。
孝丰镇有山林面积18.18万亩,占镇域面积的63%。
“林区警长制”是孝丰派出所在践行新时代枫桥中有一特色举措,将警力屯兵林区一线,承担掌握山情林情社情信息、排除矛盾纠纷、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组织指导安全防范、开展法律宣传和走访服务群众等职责。
林区见警率、办事率不断上升,警民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群众保护森林资源意识大幅提高,逐渐形成“护林有责、护林有方、护林有效”的良好态势。
2017年11月6日,孝丰派出所走访中发现,位于孝丰镇城东社区湖头村的牛头坞一山沟住房处,有一破房子处有人在制造迷信纸。经了解,这是一家无牌无证的私人作坊,各项指标均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而且,该作坊生产的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山林中,造成一定的污染。
处罚不是目的,防范才是根本。孝丰派出所想通过教育让该作坊业主认识问题,主动搬离。于是他们请来“家园卫士”县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沈旭一同参与工作,向作坊业主讲解污染环境的危害和法律后果。经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耐心劝说,最终成功说服作坊业主主动搬离,社区百姓得知后一致好评。
除了“林区警长”,孝丰派出所还创新设立了“水库警长”。孝丰镇共有两大水库,即赋石水库与老石坎水库,总库容分别为2.18亿立方米、1.14亿立方米,占全县总库容的52.9%,赋石水库更被誉为“浙北第一库”。
县公安局由局领导、派出所领导、社区民警分别担任一、二、三级水库警长,借力“家园卫士”工程,将“家园卫士”发展成四级水库警长,将警力向全县水库辐射,承担开展库区巡查,周边群众劝导,发动保护水源,挖掘污染源头线索,配合水利执法等职责。
“水库警长制”实施以来,赋石、老石坎各级“水库警长”累计开展宣传教育、巡查走访、排查线索、配合执法等工作200余次,当场劝阻非法倾倒、非法捕捞行为7起,其中行政处罚1起,排查发现并传递线索30条。截止目前,两库及库区周边未发生涉环境犯罪案件。
正是“两长”制做法让孝丰的生态环境、治安环境、人文环境不断好转,助力传统“低小散”竹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低小散”、“脏乱差”企业逐步清零。有效助推大型产业园区落地,2018年7月,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文,安吉国家级竹产业示范园区在孝丰镇成功落地,占地面积1300余亩。
一村一警,一企一警
“联心孝警”服务队送服务进家门
“老警调纠纷,小警跑服务!”在孝丰派出所的基层社会治理中处处与“孝”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孝丰派出所,有这么一支服务队,他们都由小民警组成,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们就主动上门服务,这支队伍就是“联心孝警”服务队,下分为两支分队,分别是联村服务队和联企服务队,而且孝丰派出所为辖区所有的村、社区和企业,都配备了联系民警,真正做到了“一企一警,一村一警”。
孝丰多山地,一些偏远山村到派出所需半个小时的车程,办证办事特别不方便。
“感谢孝丰派出所啊,知道我们行动不便,还特意赶到我们家里为我们办身份证!”2019年3月,孝丰派出所了解到孝丰镇赤坞村、竹根前村项某等三人因身体智力残疾,一直未办理二代公民身份证,带来不便,于是孝丰派出所派“联心孝警”联村服务队的小民警主动上门为三人拍摄照片、采集相关信息,并在证件到达后主动送证上门。
联村服务队服务村民,联企服务队服务企业。“小警官,你来帮我想想办法吧,我们厂房附近经常有其他公司的员工吸烟,虽然多次沟通交流,但还是屡禁不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前不久,“联心孝警”联企服务队的民警主动上门开展“三服务”工作,走访和顺海绵公司时,企业主反映这样的情况。
经民警详细了解,和顺海绵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加工海绵,属于火灾危险场所,其厂房和浙江广余家具有限公司相邻,中间有一条大约4米宽的过道。广余家具企业内有员工70余人,员工休息之余,在过道及两公司门口吸烟,对和顺海绵公司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此前,和顺海绵公司的负责人也和广余家具负责人沟通,规定两家企业员工不能在过道及厂房门口、过道内吸烟或使用明火,广余家具负责人虽也答应,但执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为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彻底消除消防隐患。联企服务队的民警迅速召集两家的负责人商量,帮助企业制定完善了企业内部规章,通过奖惩制度来约束企业员工在企业及厂区周边吸烟的行为。民警还定期对两家企业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使每个员工真正了解在厂区、厂区周边吸烟的危害性及危险性,还在过道上张贴了禁烟标识,让员工及来往群众在途径厂区周边时就看到醒目的禁烟标志,同时建立了定期检查及举报制度,一经发现严格处理。
民警举一反三,考虑到孝丰竹产业园区内多数企业属竹木制品企业,在园区内吸烟及使用明火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积极与孝丰镇安监站沟通,对园区内所有企业全面走访,全面推广和顺海绵公司和广余家具厂之间的协议规定,严禁员工在厂区周边吸烟或使用明火,为消除火灾隐患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企服务队的民警就像我的小亲人一样,有时对我厂里的安全问题比我还上心思。”说起联企服务队企业主们是赞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