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吃不起,是我们的钱袋子缩水了?还是水果真的涨价了?
(当您打开这篇文章时,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网络里,姚志芸坚持正能量的写作,或许微不足道,但您的关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编的全部动力。)
文/姚志芸
笔者周末去买水果,去超市里转了一圈,最便宜的当属香蕉和小西红柿。苹果都在8块钱左右,应季水果油桃一斤12元,山竹,芒果,大樱桃,荔枝更不用说,除了芒果12元,其它都30+往上。
转完超市,去了专门卖水果的早市,相比较超市,每样价格低1到2元。最便宜的还是属于香蕉10元三斤,菠萝十元两个(三斤左右),其它水果还是比较贵,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今年的水果感觉是吃不起了,想回家网上买,比如大樱桃,刷出来的视频都是樱桃和荔枝滞销卖不出去,还打着扶贫的口号帮助果农。
仔细一看,都是预售,一个月以后发货,并且最少四斤起拍,一单等一个月,需要提前支付100元的货款。纳尼?滞销却没有商品?这是什么个套路?很多人拍了然后留言警告后来者不要上当。
有点良心的一个月后发樱桃,一个月后的樱桃估计都是清树摘的清仓货了吧!有些不良的骗子直接捐款走人,一个摘樱桃的视频就能挣钱,颠覆三观,只能感叹自己已经老了,赶不上时代的变化。(预售购买有风险,谨慎购买)
那哪那都是套路,水果也一样,没有人想着让果农挣钱,只想着自己怎样空手套白狼把钱挣了。
笔者所在的城市,一般点的樱桃30元,好点的60元。按照每年的惯例,一个月后品相好的樱桃最多15元,你网上预售一个月后的樱桃,到底是套路?还是替果农做善意推广一目了然。
笔者以为,其实不是水果贵了,也不是我们的钱袋子缩水了,吃不起水果只有一个原因,人心变坏了,只想着捞钱。
水果贩子,一道贩,二道贩子……都指着它赚钱,以前都骂贩子,果农没富只富了他们。今天网络如此发达,可水果依然很贵?为什么?
刷视频都是买樱桃荔枝榴莲等等……你去拍就发现比自己去超市买还贵。为什么?人家会告诉你,他不挣钱,只是帮果农走量,你买一单就是扶贫。纳尼,笔者心里想骂人,是真扶贫还是扶你贫?明明拿果农当暄头,拿直销当招牌,只想肥自己的口袋。
当过农民就知道,只要价格稍微好一点,都会出手,谁会坐地起价?就拿笔者家乡的土豆来说,土豆提前上市,田间地头能给农民通货出1块钱一斤,都是高价格。通货是什么?就是有大有小,土豆大没有限制,小的不能少于四两。
到后期,一斤通货能给五毛钱都自己不错了,而超市的价格一斤都不会低于2块钱。笔者去年在上海的超市看见一斤土豆8.8元。后来上网一搜,5两左右的土豆5斤普遍50元+。
网络是发达了,农产品还是直接到不了消费者手里,农户永远挣不了钱,消费者更是吃不起。而横在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寄生虫,张着血盆大口等着农民和消费者。
笔者感慨,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商?不是反对中间商赚差价?但是一块钱的东西,你非卖10块,给农户9毛。
如此狠的割肉方式,最后是三伤,农户卖不出去,消费者吃不起?中间商没钱赚。好在水果不是必需品,吃不起可以选择不吃。伤的最重的还是农户。
原创作品,各平台同步发布,已签约维权骑士,未经容许,请勿转载!网络配图,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