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我怎么、这事业不成功,我怎么就这么倒霉……”
热播剧《小欢喜》里方圆失业这一幕,让不少中年人看得鼻头发酸,心有戚戚焉。
可惜,现实就是现实,不赚钱少,你不升职加薪,你失业,都跟你是不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好人没关系。
方圆是个好人,但他真的不适合在职场打拼,失业要怪老板太黑心吗?
拜托,人傻不能怪政府,老板不是慈善家,公司也不是慈善机构,还是不要太天真了。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对“好人”另眼相看,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别天真了,中年人失业只能怪自己。
其实,在我看来,中年人的“稳定”太脆弱,方圆败就败在了两点。
1、心不够狠,人不够聪明,他不知道公司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升级体系,你上不去就只能是被替换掉;
2、没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都四十好几的人了,难道还不明白凡事要靠自己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表面上看,方圆的老板不是个好人,你看他在决意辞退方圆前还故意迷惑方圆,让他抱着升职的希望去解决并购问题,最后再利用他一把。
方圆以为自己成了公司的功臣就可以顺利晋升成为部门经理,结果只有柳暗没有花明,整个部门就他一个人被裁掉了。
实际上没那么复杂,老板只是算清楚了一笔账而已。
方圆这样的人,干了这么多年的法务,也算是兢兢业业,但是,他现在相对平庸的“事实和结果”对新公司来说,方圆未来对公司的贡献和价值是要打个问号的。
所以,新公司宁愿给他一笔裁撤赔偿,也不愿意留着一个成本高而能力有限、且能继续服务公司年限不太多的中年人。
毕竟,后面还有大把年轻、聪明、能力强的员工在等位置呢,中年人为什么容易被替换?就是因为相比年轻人性价比太低。
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职场上的人应该吸取教训,尽早开始奋斗,不要以做公司的螺丝钉为追求,而应该以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为目的——等你越是不能替代,选择空间就大,机会也就更多,就越不容易被“卸磨杀驴”。
不要怪老板太黑心,公司太残酷,话说这个世界什么时候不残酷?
真正的好公司都是一开始就逼迫员工去看清楚世界的残酷真相,促使他们不断奋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比如华为离职的人为什么后来会感恩公司和老板?就是因为在华为练出来了本领,到哪里都能有位置。
职场就是这样,你不往上抢位置,你的位置早晚就会被别人抢走。
公司本来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不断新陈代谢,循环流动的。如果反过来看,公司和老板如果不对平庸的中年人下狠心,那么市场就会对他们下狠心,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老板也是没有办法。
老板就是取舍,为了大部分的利益要舍弃小部分的利益,要知道公司的寿命一般很短暂,老板要面对的竞争压力更大,一个不好,公司这条船就翻了,员工还可以找下家,而老板是没有退路的。
这也是慈不掌兵、义不经商的深刻道理。
感情不能当饭吃,方圆是公司的元老,对公司有感情,甚至打算要在这里待到退休。
这就一厢情愿了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方圆早就开始磨炼自己的专业能力,比如考下来那个资格证,平常多去做些未雨绸缪,那么就算是失业也不至于狼狈和窘迫。
退路都是自己打造的,事到临头哪有给你送伞的人呢?
最后,你也别为方圆感伤,人家有房有存款有资产有娇妻爱子,过得比你幸福多了,“人这辈子,当你回首往事,所有的成功、失败、进步、退步,欢乐、喜悦、痛苦、悲伤,全都在你自己身上。咱让孩子学会有自知之明,竖着看自己的人生,这也是一种进步吧。”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也是有自己一条路的。所以,没事多关心下自己,想一想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到底该怎么办,这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