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印江:“查、督、破、立”向驻村帮扶不实开刀

2019-08-14   铜仁组工

印江县:“查、督、破、立”向驻村帮扶不实开刀

自脱贫攻坚帮扶不扎实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印江自治县紧扣省、市相关工作安排部署,通过查根源、督进度、破困境、立标尺,着力加强问题排查和整治力度,全面提升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成效,为如期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面与点”齐抓,层层深入查根源。问题梳理排查是抓好专项整治的前提基础,印江自治县在对照省、市反馈的驻村帮扶工作不扎实问题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由面查点、由点带面、点面齐抓,层层深入抓好排查工作,精准把握紧问题根源。一是聚焦“三项清单”,“面上”压实责任。立足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实际,分类梳理出5大方面、11个具体的问题清单,通过文件形式下发各乡镇(街道)和帮扶单位,开展全面自查工作。拟定了“扣紧责任链条、加强驻村帮扶工作统筹、加强驻村帮扶干部队伍建设、突出驻村工作队作用发挥、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关怀激励”六个方面22项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内容。制定了“政策业务培训、脱贫成效评估、考评、明察暗访、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创新管理模式、请销假制度”等17条治理措施责任清单,明确了各乡镇、各帮扶单位、驻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的具体职责任务。截止2019年6月,全县整合优化工作责任内容45条,其中,县直帮扶部门3条、乡镇(街道)作战部10条、驻村工作队10条、包村局长2条、第一书记10条、结对帮扶干部10条,切实压实了面上的工作责任。二是注重“四个结合”,“点上”深挖细查。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印江自治县紧盯“点上”的“顽疾”,将专项整治工作与迎接“国检”评估验收相结合、与“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整改相结合、与省级第三方评估反馈突出问题整改相结合、与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相结合,对一些长期在的问题,单独梳理出问题清单,全方位、深层次、系统化排查存在问题根源,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由面及点,抓细、抓深、抓实问题排查工作。针对“一帮多”问题,印江自治县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对全县驻村干部、一般结对帮扶干部、教师医生帮扶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经排查,全县6823名结对帮扶干部中,帮扶5户以下的干部人数有5250人,帮扶5户至10户干部人数有1573人,帮扶10户以上的干部人数有0人,为下一步有针对性整治“一帮多”问题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围绕“五大方面”,“账单”落细落实。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推行“账单式销号管理”模式,围绕驻村帮扶责任落实不力、干部作风不实、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明显、关怀激励不到位,驻村帮扶工作不扎实5大方面问题,梳理归类建立面上和点上的问题“账单”,明确整治时限、责任人、整治目标,对按时“销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欠账”未完成整改的进行通报批评和督促,确保排查出来的问题都能逐一进行整改“销号”。截止2019年6月,全县对照整治“账单”,共开展明察暗访5期,走访367村次、1458户次5056人次,通报批评干部178人次,连带责任10人次。

“绩与效”同问,环环紧扣督进度。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加快推进整治工作,印江自治县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牢固树立“以推进工作实效为目的,以干部实绩为依据”的督查理念,在督导过程中,既问工作推进情况,又问工作实效,提升专项整治督导成效,加快整治工作进度。一是循迹督导,促实干。推行驻村帮扶干部“每天记录一篇台账、每周撰写一篇驻村日记、每半月召开一次工作布置会、每月召开一次群众会、每季度上一次党课”“五个一”制度,对驻村帮扶工作进行“痕迹化管理”;推行“乡镇党委书记每月听取一次第一书记工作汇报,组织部长、分管副县长每两月听取一次第一书记工作汇报,县委书记、县长每季度听取一次第一书记工作汇报”“三个一”制度,定期研究驻村工作,形成“循迹问效”常态化开展督导工作的模式。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印江县组建5个县级专项督查组、17个乡镇督导组,围绕政策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情况,先后开展3次专项督导,对74个行政村、40个帮扶单位、320名驻村帮扶干部进行了督查,形成督查专报2期。二是问效研判,添动力。结合“两委一队三个人”分析研判,切实加强对驻村帮扶干部驻村成效的常态化分析研判,通过召开专题研判会,全面研判驻村干部在村开展工作成效,对不胜任现职、帮扶成效差、群众满意度低的帮扶干部及时进行撤换和调整。2018年以来,先后开展各类分析研判会1600余场次,研判干部1.2万余人次,先后调整不称职、不胜任“两委”干部38人,第一书记、攻坚队长2人,调整、召回驻村干部84人,有效提升了驻村帮扶干部队伍战斗力。三是召回管理,严作风。创新探索“驻村干部召回管理”制度,通过按季度对驻村帮扶干部进行分析研判,召回不胜任、不适合、不履职、不作为的干部,被召回干部进行党性作风考核、理论考试、课堂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离岗集中教育培训,根据培训表现,统一考试合格后重新回到帮扶岗位,培训不合格进入“待岗”状态,由所在帮扶乡镇党委进行跟踪考察,考察合格的,取消待岗发放驻村干部食宿补贴,跟踪考核仍不合格的,调到帮扶乡镇工作。截止到2019年6月,全县共有80名驻村干部被召回管理,通过“回炉淬火”,让召回干部在学习中提升工作本领、强化纪律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长与常”相融,面面兼顾立标尺。脱贫攻坚驻村帮扶不扎实存在问题多、涉及面广,部分整治工作需要长期开展,在专项整治方式、制度、机制上大胆探索创新,在稳定队伍、强化保障、激励关怀上立标尺,确保将专项整治工作抓长、抓常、抓出成效。一是稳定驻村队伍,立尽锐出战制度。推行“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科技部门帮产业村”的原则,推行“因村定人、因需选人”的“双向选择”驻村选派模式,选派17名副科级干部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28名副科级干部担任28个深度贫困村支部书记、365名副科级或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攻坚队长,因村选派1553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下沉365个行政村,有效保障了驻村帮扶工作的延续性和选派科学化,实现尽锐出战,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二是加强工作保障,立常态关爱机制。投入992万元完成全县203个贫困村“小食堂、小厕所、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小澡堂”“五小”工程建设,为驻村帮扶干部在村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保障,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建立“驻村干部常态关爱”制度,2018年以来,统一为驻村干部配送越冬“四件套”2000余套、发放“脱贫之光”手电筒500余支,县级部门落实驻村工作经费400余万元,投入278.69万元为一线帮扶干部购买人生意外伤害保险,对全县6799名一线帮扶干部进行了健康体检,切实增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归属感和荣誉感。三是强化激励关怀,立选人用人导向。年度考核评优向一线倾斜,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年度考核“优秀”名额比例提高到30%,2018年度有667名驻村干部、乡镇干部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等次。表彰奖励向一线倾斜,2017年表彰120名优秀共产党党员、村第一书记等全部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018年被全省表彰的11名个人和5个基层党组织,全部来自攻坚一线。2017年7月以来,先后有80乡镇干部、46名驻村干部、39名攻坚队长或第一书记、168名结对帮扶干部得到提拔或进一步使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使用率达82.9%,牢固树立了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选用的鲜明导向。通过开展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整治工作,全县驻村帮扶成效不断强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截止2019年5月,印江自治县累计出列贫困村184个,减少贫困群众22791户93410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至3086户774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92%。

“标与本”共治,步步为营破困境。紧扣驻村帮扶工作中存在的不扎实问题,印江自治县坚持不规避、不简化、不含糊的态度,推行“分类化解+阶段整治+全面销号”整治模式,对短期能整治的问题立行立改,对长期需要整改的制定阶段整治目标,确保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彻底整改。一是探索“双线四精准”驻村管理模式,破解问题整治困境。为破解当前驻村帮扶工作中村的问题,印江自治县积极探索构建精准选派、精准管理、精准发力、精准激励和“线上+线下”的“双线四精准”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对驻村干部的精准化、科学化、常态化管理服务,线上开发“印江驻村”微信服务号签到系统,实行微信签到,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管理;线下在17个乡镇成立“驻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长任中心主任,党委书记任副主任,明确专人办公、值班,成为推进驻村帮扶工作统筹调度的“一线指挥部”,推进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任务有序、高效推进。通过强化调度,5月12日,全县启动“访民情、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大调研大走访行动,对全县25830户贫困户实现了遍访全覆盖,为专项整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有效破解整治困境。二是强化“主题”帮扶,破解成效不明显难题。印江自治县明确每周五、周六为全县“结对帮扶日”,每月第一周星期二为全县“春晖扶贫日”,全县6802名结对帮扶干部全部进村入寨,按照结对帮扶县扶贫办下发的“周帮扶工作提示清单”,深入群众开展帮扶工作,固化帮扶时间和内容,切实提升了帮扶实效。印江县还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央企中煤集团、大连民族大学、省定点帮扶以及苏州吴江、贵阳云岩等对口帮扶我县机遇,将帮扶措施项目化、帮扶政策具体化,全面推进资金帮扶、人才交流、产业协作、劳务协作等,截止2019年6月,全县累计到位帮扶资金8656万元、人才交流117批次1260人次、产业项目24个、劳务协作就业197人。创新推进“春晖扶贫”,广泛凝聚春晖帮扶力量助力脱贫,全县成立春晖总社1个、乡镇春晖联社17个、村级春晖社202个,筹措春晖产业资金4300多万元,实施春晖扶贫项目491个,惠及群众3514户1.73万人。三是突出“专题”培训,破解整治能力不足现状。将业务培训作为推进专项整治的重要抓手,以“三率一度”等脱贫攻坚帮扶重点工作为内容,组织开展各类业务专题培训,重点提升驻村干部群众工作、系列扶贫政策应用、达标、扶志与扶智和法治扶贫等方面的能力,截止2019年6月,全县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县级67场次,乡、村级培训2400余场次,培训脱贫一线干部2.5万余人次。围绕专项整治驻村帮扶不扎实、资金使用不规范、政策落实不到位三个专项治理工作内容,于5月14日—15日,举办全县“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暨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培训班,分两批次,组织全县545名第一书记、攻坚队长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考试,确保培训实效,助推专项整治业务能力提升。

精彩推荐

贵州铜仁:党建直播间《支书课堂》上线了!

贵州铜仁:7月宣传工作情况

贵州铜仁:村社合一 强村富民

文伟红:践行入党初心 勇担时代使命

活力 效率 温馨

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铜仁组工”

“铜仁组工”微信号:trswzzb

审核:黄欣 编辑: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