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X30分钟,这个团队是如何完成G60公路钢箱梁吊装的?

2020-01-01     上海工地

本文由上海工地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位于松江西北工业区G60文翔路新建立交工程是G60沪昆高速的重要配套工程。工程建成后,被G60公路“拦腰截断”的松江新城南北两侧通行困境将有效缓解,同时加强G60松江科创走廊沿途企业的内外部交流,进一步完善松江新区营商环境。

近日,工地君就来到了G60文翔路新建立交工程施工现场,这里不久前刚完成了工程关键施工节点——上跨G60公路的两条立交匝道桥钢箱梁吊装全部合龙。



在施工现场,工地君看到,两条新建立交匝道各自沿弧线由北向南横跨在了G60高速公路上方,匝道的引桥部分采用盘扣式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完成,中间横跨部位分别各由4榀钢箱梁拼接而成,匝道的下匝口还未施工,目前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做施工前的准备。除了两条上跨匝道外,地面还有两条在建匝道,其中一条地面匝道铺装层已全部完成。

G60文翔路新建立交工程主要内容:新建G60公路立交的四条匝道、收费广场道路、收费站及管理用房。改建两条接线道路,其中文翔路由原来的4快2慢改建为6快2慢,全长451m;中凯路由原来的2车道改建为4车道,全长1292m,并同步实施排水工程、收费系统、通讯系统、监控系统、照明、绿化、标志标线、交通安全等附属设施工程。项目由上海市松江区公路(市政)建设项目办公室投资建设、隧道股份市政集团承建。

8天内完成8榀钢箱梁吊装,每天封交不到半小时

作为松江G60科创走廊的重要通道,G60公路日均车流量超过12万辆,高峰时段平均每小时近1万辆车通行。为了降低对G60正常运行的影响,项目团队将所有吊装作业都安排在凌晨2点至5点进行,因为这个时间段内,车流量是一天之内最少的。

项目经理方珍平向工地君介绍,“完成两条跨60高速公路匝道的钢箱梁的吊装拼接,我们前后只用了8天的时间,每天全封闭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施工期间,G60高速公路无一次因我们现场作业而拥堵。”



Q:

项目团队每天是如何在不到30分钟时间里,将钢箱梁按照设计的线型,精准架设在支撑上的呢?

A:

我们采用的是650t履带吊完成钢箱梁的吊装,吊装前先将机械设备运至高速公路北侧,设置交通隔离墩,封闭施工区域第一车道,同时,现场布置置好警示标志、警示灯光。并在新桥收费站提前告知通行车辆前方施工的信息。

为了保证钢箱梁吊装精准到位,我们事先利用全站仪把需要就位的四个点位置提前锁定,并复核被架梁平面位置;在钢箱梁一端架设的临时支架上安装限位器,并钢箱梁另一端架设的混凝土梁中心线位置划定中心线。吊装时,在钢箱梁抬吊至锁定点位附近后,进行架梁对位,先将钢箱梁一端对准混凝土梁的中心线后点焊固定,另一端靠人工使用牵引绳往将钢箱梁调整至限位器的位置,在确保弧形段线形平顺后,最终就位并进行拼装焊接。

由于每天全封闭作业的时间有限,除了在现场吊装时需要精准指挥、迅速就位外,在吊装施工前,项目团队还需要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有哪些呢?

一、化零为整,缩短吊装时间

在钢箱梁进场后,项目团队在施工场地上将钢箱梁的两翼与梁段进行拼接,作为一个吊装整体单元。由于拼装后的构件体积大、自重重,其中单榀钢箱梁的重量达到了270吨左右。在钢箱梁安装过程中,根据其重量,项目团队升级了吊装设备,因此需要采用650吨履带吊并配66长的重型主臂完成跨公路吊装。


二、BIM模拟施工,确保精确就位

为了确保现场能够更快、更精确进行吊装拼接,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事先模拟了整个吊装和拼接的动态全过程。将方案中的机械设备及场景导入到虚拟现实平台中,动态模拟施工来验证钢箱梁吊装方案的实施性。通过对模型深化来进行钢箱梁的预拼装,精确地找出构件之间拼装的问题,分析预拼装碰撞报告提前解决现场拼装时可能产生的问题,从而加快现场实际拼装的速度。



三、交通组织落实到位,优化现场管理

前期做好交通组织协调工作。经松江段高速公路交警指挥队批准后,项目团队提前一周,就通过当地媒体发布了施工交通管制信息,并在G60高速通行路段,设置管制路段指示及限高、限宽等指示牌,提醒来往车辆在施工区域小心行驶。在高速公路转换交通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将G60公路东西两侧现有的中央隔离带构筑物拆除,并在周边设置防撞护筒。

另外,现场对施工照明灯照也是有严格的管理要求。在吊装期间,特别安排两位专业电工,在高空与地面,采用四上四下光源分别交叉对准操作平台及吊装点位置,确保光源不影响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


多维度、全方位体现智慧工地

在采访过程中,工地君发现这个工地智慧化管理也同样做得十分到位。在人员管理、环境管理以及设备机械管理上都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

一、在人员管理方面:通过人脸识别,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人脸部特征、安全帽佩戴以及安全行为的智能判断、发现问题系统、自动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工地人员管理。并利用人员打卡设备、对工人上班考勤,严格把关控制。


二、在环境管理方面:运用扬尘监测系统并结合智慧工地平台,对现场施工扬尘进行实施监测,做到超前控制,自动反应。如监测扬尘超标,系统将自动推送消息至现场安全负责人,并立即加以整改。


三、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对入场设备机械,通过“一机一码”的二维码管控方法,进行线上流程管理,实现机械设备进场、检测、使用全过程管控,项目通过二维码形成工地大数据,包括奖罚制度条款,管理人员休息时间安排、质量工序报验等,实现”信息可查询、质量可控制、过程可追溯、流程可处理。”



采访最后,工地君了解到除了文翔路立交部分以外,G60沪昆高速文翔路新建工程其他配套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规划车道拓宽的文翔路工程,目前南半幅道路已完成施工、开放交通,正进行北半幅雨水管道施工;中凯路拓宽工程采用全封闭施工,目前正进行西半幅雨水管道及路基施工。而设4进6出10条收费车道的高速收费广场,其路基处理已全部完成。明年6月底前,G60沪昆高速文翔路新建总体工程计划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

文 / 徐晶

主编 / momo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D_bZW8BMH2_cNUg2V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