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人一样,有记忆、有故事!
如果把时间的表盘拨回到更早之前
你会发现,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1965年,攀枝花从“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建在山窝窝”,变成如今的“英雄攀枝花 阳光康养地”。54年的时光,无数的三线建设者们在攀枝花这片热土上奉献青春,挥洒汗水。
如今的攀枝花,
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
勾勒出一座英雄之城的成就与辉煌。
今天,
让我们一起追忆过去
跟随泛黄的老照片
见证攀枝花的光辉岁月
这些弥足珍贵的老照片
每一张都在讲述攀枝花的故事
攀枝花城市变化
回首54年的风雨,从“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从“象牙微雕”到“阳光花城”攀枝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一颗璀璨明珠。
打开历史的画卷
一条艰辛而独特的发展道路豁然在目
攀枝花建市前原貌
现在的攀枝花主城区
“弄弄坪”地名的由来,有传说是因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三线建设”情况汇报后,针对那里的地貌状况,诙谐而幽默地说:山高坡陡,沟多梁多,弄一弄不就平了嘛!所以称之为“弄弄坪”。
弄弄坪是素有巧夺天工的“象牙微雕钢城”的攀钢主厂区所在地和中冶实久职工主要聚居地。
炳草岗全貌
炳草岗位于金沙江南岸,历史上属云南楚雄州永仁县大河区管辖,原地名叫炳草干,1975年由当时的渡口市革委会正式命名为炳草岗。
东起渡(口)金(江)公路马家桥,西到公山湾、元亨公司,接元亨公司,接大渡口片区,再至市技工学校,此至金沙江边与枣子坪、马兰山隔江相对。
建设初期,
攀枝花的交通基本靠走!
后来,我们有了路
但是条件依然艰苦
再后来,
成昆线铁路通车了
一座座桥梁横跨金沙江、雅砻江
攀枝花人民出行方便了
现在,
我们有了铁路、高速公路、飞机……
攀枝花不再是不毛之地,
出攀道路四通八达
一张张照片
从黑白变成了彩色
我们的生活也
从温饱奔向了小康
炳草岗 东方巴黎
炳草岗 二街坊
炳草岗 桃园街
中心广场
竹湖园
元亨建材城
棚户区
攀枝花学院
王东 摄
54年风雨,一路高歌。
攀枝花城市建设者们
励精图治、锐意进取,
书写着攀枝花灿烂辉煌的明天。
这些年
攀枝花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在这里
……
西区
这些年,西区已是抬头白云蓝天,低头繁花锦簇,相信在西区居住多年的居民最有发言权!
清香坪转盘
开放之门
格里坪镇庄上村
河门口公园
西区
仁和区
有人说:遇上仁和,就会爱上仁和
因为在这里
山水秀美
阳光清新
仁和城区河道整治前后
仁和转盘
80年代的仁和城区
2019年仁和城区
1964年前,仁和镇街道由一条主街和老横街、新横街、油榨街、穿心街等组成,主街道一般宽6-7米,最窄处3.2米。现如今,仁和清澈的河水绕城而过,大河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已成为人们休闲玩耍的好去处!
米易
一座山水环绕的城市
时光流逝
这座老县城依旧散发着
独特的魅力
1986年的县城北街
90年代的米易城区
2002年初改造后的县城桥东街
80年代县城一角
米易城北夜景
米易县城区
经过几十年发展,米易河岸两旁高楼拔地而起,迷阳大桥横跨东西贯穿两岸,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还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人到米易过冬、旅游。让人不禁感叹,米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盐边
你们知道吗?
盐边县城从老县城搬迁至新县城
“新旧”之间回忆太多
一起来看看
搬迁时照片
盐边新县城
近几年,盐边围绕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在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形成了红格、二滩、格萨拉三大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区。
这些照片,
每一张都震撼!
攀枝花的未来,
可期、可待!
让我们一起向新中国70年壮阔征程致敬!
新闻多看点
惊了!攀枝花这家医院的药会自己跑出来,是啥“黑科技”?
【模范力量】致敬好人——第五届攀枝花市道德模范宣传漫画展示
3:0完胜美国!刚刚,中国女排七连胜!
记者:姚雪梅
图片来源:云上攀枝花、攀枝花西区、
仁和区档案馆、盐边广播电视台、
爱米易、部分文字图片综合早安攀枝花
编辑:姚雪梅
审核:梁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