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史记新说
编辑 |
史记新说
他是
中华神童高华健
,
25岁
就获得了
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他先后在中、美、德三国深造学习,是
世界顶尖的科学家。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
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美籍
,就当所有人都觉得他是
“白眼狼”
的时候,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在美国这段时间确实让美国“血亏”!高华健
先后带出了20多位博士
,并
劝说他们回国
,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贡献!不但给祖国带回了人才,还带来了高科技!
那么高华健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当初高华健为什么要选择留在美国呢?
出身草根的天纵奇才
1963年12月,
高华健出生在
四川成都
的一个普通家庭。当时新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高华健也有一颗爱国之心,为了走出贫困,更为了报效祖国,认真学习就是他唯一的出路。高华健想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天生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的他,
在15岁时就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1978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有610万人参加高考,而录取率仅在7%
,当时能够考上大学的人基本都成为了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而
15岁的大学生
在国内更是屈指可数,所以在高华健进入大学就成了校内一时轰动的“名人”。
高华健并没有关注过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是比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而是更关注自己的学业。因为进入人才济济的大学之后,高华健就知道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所以在校期间,他始终都保持着热爱学习的态度。
高华健在学习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基本是过目不忘,
尤其是对数学和物理感兴趣。
并且他掌握知识的速度也远高于其他的同学,所以在校期间,高华健总是名列前茅。
1982年,
高华健以优秀的成绩拿到了
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在校期间,高华健就读的是工程力学系,他的导师也告诉他,国外有比国内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那时候,他就
下定了想要出国留学的决心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高校是适应大学生工作包分配的,但是高华健并不甘心自己捧着国家给的“铁饭碗”安稳地过一生,而是想要继续深造。高华健虽然读的是工程力学,但是他本人对于物理学却是兴趣斐然,所以毕业后想要继续深造,他面临的是要选择哪所大学的问题。
多年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加上高华健自身聪明又努力,
他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哈佛大学是
世界上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学校之一,
学校拥有着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和教学仪器。高华健进入哈佛之后,了解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但他始终都保持着研究和学习之心,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博士。
进入哈佛大学,高华健像是来到了一个新世界一样,在本科时期想要用的
实验设备
,很多教授都要等级申请排队使用,而在这里,
学生也能够随意使用。
高华健接触到更多
工程力学前沿的研究
,他如饥似渴汲取着新的知识,有时都能达到忘我的境界,自身的潜力也在不断被激发,在学习期间就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学术文章。
仅仅两年时间,高华健就取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
,但是学海无涯,高华健对此并没有满足,为了追求更高的知识层面他打算继续
攻读博士
学位。
美国的大学采取的是
“宽进严出”
的管理措施,哈佛大学的学生们都是进去容易,毕业难,更别说继续读博士学位了。而中国人在美国想要读博就更艰难了,但高华健不愧是“中华神童”,他不仅成为哈佛大学的博士生,并且
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博士后研究
,
获得了哈佛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
而这一年,他才25岁
。
这个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的青年先后发布的几篇
论文
引起当时很多科学巨匠的注意,对于这个中国年轻小伙独到的见解和眼光,都让他们深深佩服。
高华健不但在科学界,甚至在新闻界都引起不小的轰动。
高华健在哈佛学习的是固体力学的专业,这个专业主要作用于电子信息、航空技术和再生能源等方面。所以高华健就快完成学业时,他就同时受到
中国科学研究院、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金属研究所抛出的橄榄枝。
在全世界优秀的研究所面前,高华健再一次面临人生的下一个选择。
放弃母国,选择美国
是回到自己热爱的祖国,还是留在待遇优越和研究条件更好的德国或美国?
高华健一时也难以决断,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美国,并接受斯坦福大学的邀请,成为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
当时有一次,有人问过高华健为什么选择留在美国,而高华健的回答是:
“为什么要回去?”
听到这种回答,一般人就会立马暴跳如雷,毕竟高华健出国留学,也是
被国家送出去的
,而现在高华健学有所成,非但没有想着回来报效祖国,反而说出这种看似忘恩负义的话,怎能不让人恼火?
当高华健选择加入美籍的消息传到祖国之后,
受到的谩骂声就没间断
,激起国人群情激奋,甚至有人骂高华健
“慕羊犬”、“白眼狼”
,什么辜负了国家的辛苦栽培,不爱国等等。
还有的人举出了像
钱学森
、
华罗庚
一样出国深造但回国发展的科学家前辈们,说他们在国家需要人才的时候,能够义无反顾归国发展,而现在你这个
“忘恩负义”
的家伙却要往外跑?
但人生来是自由的,对于自己的前途,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而那些出口谩骂的人,还是需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一点。
事实上,高华健也
并未贪图荣华富贵
,他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科学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更好的报效国家。毕竟,对于
一个痴迷于科学研究的天才科学家
来说,没有一流研究设施和科学环境就像是失去大海的鱼儿,一切的努力都会被环境限制。
回到家乡进行科学研究,固然能直接为国家效力。但是当时
我国改革开放才仅仅十年
,我国的经济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对于科研方面,各个条件的确没有美国那么丰富,硬件设施和科研环境还都是差一截。
而这一切,美国又都能刚好满足。
高华健为了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挥更高的才能,选择了留在美国,并且加入了美国国籍。
2000年,高华健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诸多殊荣。但在2001年,为了能在学术上探索出更高的秘密,高华健又毅然决然选择去德国深造。
在
德国深造
结束后,高华健终于结束了自己的求学生涯,回到美国继续自己的研究之路。
2006年,高华健成为了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
当时的他已经算是一个颇负盛名的大科学家了。
2012年
,高华健基于位错力学,从描述材料强度与位错密度之间的Taylor律出发,用一个多尺度的范式创立了
“MSG理论”。
该理论后来也被全世界64个国家和2411所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引用。
这一年他不但获得了
“Rodney Hill固体力力学奖”
,也成功成为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从2015年到2019年的
四年内
,高华健又连续当选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到
2019年7月
,高华健已经累计获得
中美德三国五个院士
的称号,这份成就和人才就连世界也没几个。并且他创立的
“MSG理论”
,在世界固体力学领域中过去20年以来的引用率排名第一,引用了
有18600余次
!
国内
也是觉得这样一位世界拔尖的人才
不能留在祖国,而感到十分惋惜
。但是高华健的选择也是他认为更好的选择。对于高华健自身而言,可能是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获得更好的成就才是他先要的吧。
毕竟人人的追求的理想都不相同,他为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而放弃了一些什么,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旁人也不能说些什么。正如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的“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祖国。”高华健为前途做了选择,对自己的祖国来说又会是什么样的思绪呢?
科学是无国界的
其实虽然
高华健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一名美国公民,
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而对于别人的议论纷纷,哪怕说他是“忘恩负义之徒”,他也是始终没有为自己辩解过什么,而是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自己。
高华健在美国做科研的期间,他也积极和国内的科学家们合作。渐渐地,国内很多机构都知道了高华健,并且他的学问成就也被人认可熟悉起来。
到目前为止,高华健在国内发表演讲的
学术报告已有100多篇
,并且这些学术论文也经常被国内的学者和科学家引用。每年,
高华健都会在国内工作两个月
,虽然要处理的事情会很多,但是他还是会把留在国内的时间超过两个月以上。在这期间,高华健会与国内的高校合作举办学术交流会,与
国内的学者进行学术讨论和合作研究
等一些事情。
高华健还担任
过中国力学报的英文版主编
以及
中科院界面材料中心的主任,
对于他而言能够让自己的知识作出更多的有用的贡献,对于国际上来说,他也是搭建了中外交流的良好桥梁,推动了国家现在固体力学研究的国际化!
可能对于高华健来说,现在国内的科研环境还是没有美国好,所以他会选择在美国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而从长远来看,他开始的出发点选择也没有错。
高华健虽然在自己取得成功之后,还是选择了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到了国内。高华健不但是力学研究的先驱,而且
他对于培养人才也非常重视,
很多赴美留学的中国博士生和博士后都受到他的影响。
中国的
势力和经济
都在飞速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大,
并且开始挑战美国的技术霸权。
他虽然没有回到祖国工作,但是对于国家的贡献还是不少的,迄今为止,
前前后后总共有二十多名顶尖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在留学深造期间,
都受到过高华健的影响。高华健在海外遇到留学生的时候,还是会劝他们学成之后回国发展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中国大的科研环境和设备基础已经不断改变,国家对科研的投入也越来月多,对于高端技术需求更是急切。在高华健的影响下,他
带出的很多学生都投身于祖国的科研事业
。还
有7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算来算去美国还是“赔大了”。
高华健的得意门生
王翔
,在美国跟随王华健完成研究之后,回国直接被调任到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的对接任务上,这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这里也能看出,
高华健和王翔仿佛是两个时代的缩影
,生在高华健那个时代,他看着国家的贫困,明白国家总有一天能够崛起,但是还是对祖国发展缺乏一份信心,但是他没有想到,中国经济会飞速发展,中国实力也不断增强,科技生长,都市繁荣,中国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一个奇迹。
而王翔的那个时代,正是感受到祖国越来越强大,祖国有了更强的实力和更多的资源,祖国对于人才求之若渴,
国家正是充满希望的时代,
回国发展的科学家也变得越来越多。
高华健教授从四川成都一个普通的家庭走出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越来越高。小时候他家境一般,可能会想着努力学习,长大后改善家庭条件,能让父母过上不一样的美好生活。
但学无止境的他,对于学术研究要求也随着多年知识的积累要求越来越高,当时的中国对高华健来说并不能提供更优越的研究条件,但是留在美国,他能够把重点培养在辅赴美留学的研究生身上。二十多位科学家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可以说高华健也是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这些学生们,
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报效祖国的方式吗?
高华健并不是不爱国,
科学家有科学家的爱国方式,
他的种种研究和培养学生已经证明了他自己。我们从结果上来看,高华健的确是费尽心力为祖国培养了很多顶尖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回国做贡献也有助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每个人对人生的选择不同,这是每个人自由的主权,但我们相信,
每个中国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热爱祖国。
高华健在科学的研究中经过多年努力,坚持不懈,到达了科研顶峰,这种精神也是很难可贵的。
就连高华健母校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曾评价过得到一样:“高华健的求学历程,反映了一个年轻人积极追求的过程,他将自己的事业与兴趣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奋斗,最终取得成功,他是所有年轻学者和青年教师应该学习的榜样。”
科学没有国界之分
,身为一个中国人,他们也在用另一种方式热爱着祖国;身为一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在科学界始终兢兢业业,一辈子都在为科学研究做贡献。的确是值得我们敬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