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镇葡萄走进外国人家庭

2023-10-07     昌吉日报

原标题:三工镇葡萄走进外国人家庭

三工镇葡萄走进外国人家庭

昌吉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晶 通讯员 段艳茹)时值9月,正是瓜果飘香的时节,记者走进昌吉市三工镇庙工村葡萄种植基地,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葡萄架、一串串挂满枝头的葡萄尽收眼底,阵阵果香沁人心脾。工人们正在地里采摘葡萄,采摘下来的葡萄经过分拣、精选、称重、装箱等工序后被装车运出基地。

昌吉市福林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登义的手机铃声不时响起,找他订购葡萄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目前正值葡萄采摘高峰期,合作社每天有30多名工人从早忙到晚,最多的时候可以采摘75吨的葡萄。”王登义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的葡萄除了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还远销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9月21日,昌吉市三工镇庙工村村民在葡萄种植基地搬运采摘的新鲜葡萄。 全媒体记者 田晶 摄

“我们共种了3000余亩葡萄,其中克瑞森800亩、红提2200亩,9月底完成采收。”王登义介绍,克瑞森葡萄外壳为椭圆形,没有籽粒,外表为亮红色,果肉甘甜细脆,耐储存,可以长途运输。

2018年,依托昌吉市三工镇优越的自然条件,福林葡萄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克瑞森葡萄,并且试种成功。

昌吉市福林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他们坚持以引领村民致富为己任,探索合作共赢新模式,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这个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葡萄种植基地,并以股份合作经济发展模式,有力带动了当地葡萄产业的发展。合作社采取统一的种植模式和技术标准,葡萄的品种、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销售市场越来越大。

9月21日,昌吉市三工镇庙工村村民在葡萄种植基地采摘葡萄。 全媒体记者 田晶 摄

“要想葡萄提升产量,达到优质果,就必须在管理上用心,从日常浇水、施肥、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再到采摘,每个步骤都要细心,这样就能使葡萄的品质更好,味道更佳。”王登义说,目前,合作社年产3000吨的葡萄均为优质果,预计今年纯收入220余万元。今年,合作社还争取到自治区林草专项补助资金36万元,用于立架改棚架、节水滴灌改造技术。

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更好地带动了三工镇和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带动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我家种了24亩葡萄,平常再给合作社做点采摘、保鲜入库的零工,一年有8万多元纯收入,不仅活不累还能在农忙的时候兼顾家里。”庙工村村民李学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每年务工者的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大家都尝到葡萄产业发展的甜头。

昌吉市福林葡萄专业合作社积极顺应市场需求,探索生产销售模式,通过与多家水果贸易公司合作,销售链进一步延伸,让葡萄走进外国人的家庭。“订单农业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扩大销路的重要保障,可以大大提高传统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王登义说。

近年来,昌吉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以现代化科技为支撑,不断改良葡萄品种,提高葡萄种植精细化管理水平,争取项目资金;通过成立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形成葡萄种植示范区,实现土地、技术、人力等资源的整合;合作社葡萄产业实现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帮助群众致富增收,走上了现代化、绿色化发展道路。目前,昌吉市鲜食葡萄种植面积27500亩,挂果面积25017亩,实现年产量3.25万吨、年产值14634万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8ece166e5b9685ce9adffa57ddd4ce7.html